[发明专利]沿空留巷机械化挂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5366.6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4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利;王嵩;张智强;常庆;谭新城;宁涛;杨万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开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蓝山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绿色矿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沿空留巷 机械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机械化挂模装置,包括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连接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连接有挂模机构;所述挂模机构包含前框架,所述前框架的两侧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分别安装固定有两组可上下伸缩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前框架上方设有浇注管,所述浇注管上设置有多个管卡。该沿空留巷机械化挂模装置,以减少作业人员数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实现减员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空留巷机械化挂模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人发明的《采矿工作面沿空留巷浇筑混凝土连续墙的装置及方法》,专利号:ZL 2009 1 0023718.1;《一种沿空留巷横斜双拉纤维柔性模板及其充填方法》,专利号:201510607404.1等,被称为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目前在已在我国7个主产煤省区160多个工作面推广应用,该技术在沿空留巷柔性模板挂设过程中,需要煤矿工人利用液压单体支柱、木点柱等顶住柔模的翼缘,然后将翼缘固定在巷道顶板上,或者利用打锚杆的方式通过挂模锚杆将柔模翼缘固定在巷道顶板上,从而固定住柔模,当混凝土墙体浇注完成且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液压单体支柱、木点柱回收。虽然柔模沿空留巷技术目前推广应用较为广泛,但这两种方式目前需多名煤矿工人协同作业,有一定的劳动强度,近年来随着开采强度增大,回采速度提高,人工成本也在逐年增高,同时工作面智能化建设等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急需研发一种高效安全的机械化设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实现减员增效,使该技术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煤矿智能化建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沿空留巷机械化挂模装置,以减少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中柔模挂设作业人员数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沿空留巷机械化挂模装置,包括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连接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连接有挂模机构;所述挂模机构包含前框架,所述前框架的两侧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分别安装固定有两组可上下伸缩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前框架上方设有浇注管,所述浇注管上设置有多个管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框架上设置有两个往复驱动机构,所述两个往复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驱动端均连接有挂模导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两个限位机构位于所述挂模导杆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组第二支撑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侧部均设置侧向调节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限位机构和侧向调节机构均为千斤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为镂空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机构包含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和推移千斤顶,多个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顶梁,所述顶梁的一端铰接有护帮板,顶梁上设置有护帮千斤顶,所述护帮千斤顶的驱动端与所述护帮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开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蓝山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绿色矿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开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蓝山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绿色矿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5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