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快速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3850.5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7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武;高志伟;张晓勇;刘勇杰;杨迎泽;刘伟荣;彭军;李恒;蒋富;周峰;樊云生;关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51;H01M10/63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环境 锂离子电池 内部 快速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快速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锂离子电池的温度、端电压、充放电电流,将上述采集值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控制系统根据电池温度、电流等参数,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锂离子电池的实时SoC;访问根据实验数据辨识出的锂离子电池电热耦合模型的参数数据库,获得实时的电池参数;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加热时间和能耗的优化问题,输出脉冲充放电电流幅值。本发明能显著缩短锂离子电池的加热时间,降低加热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能量损耗,有效恢复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高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快速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产生极大损失,从而造成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大缩短,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和寿命损耗会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在使用之前恢复电池的性能,即通过加热电池,使其温度恢复正常工作温度。以更快速、更节能的方法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升温是保证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在寒冷地区普及的关键问题。
在现有的加热方法中,外部加热方法都是利用外部热源产生的热量加热电池。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传热介质传到电池内部,传导路径复杂、传热效率低下、能量利用率低且加热过程会持续较长时间。与外部加热方法相比,内部加热方法利用电池在低温下阻抗大大增加的特性,通过电池的充放电就能在电池内部产生大量热量,热传导效率高、加热时间快且能量利用率高,能够很好的解决外部加热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内部加热方法一般不考虑不同温度、不同SoC、不同加热电流幅值等情况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变化问题,不能在消耗较低能量的情况下快速加热锂离子电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快速加热方法。本发明能够快速、节能地在内部加热锂离子电池,提高了低温环境下电动汽车的性能,保证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了电池汽车的运行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快速加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设定脉冲电流的频率、脉宽和采集数据的周期;
B:采集实时的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端电压以及脉冲电流幅值;
C:根据步骤B中采集的脉冲电流幅值和初始SoC估计锂离子电池的实时SoC;
D:根据步骤B中采集的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和步骤C中得到的SoC,采用查表法获得当前状态下锂离子电池的电热耦合模型的参数;
E: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加热时间和能耗的优化问题,优化模糊逻辑控制器,获得模糊控制规则;
F:以步骤B中采集到的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和步骤C中得到的SoC作为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输入,根据步骤E中的模糊控制规则获得加热电流幅值;在此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温度、SoC和电热偶合模型参数不断更新;
G:重复步骤B~F,直到锂离子电池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脉冲周期为4s,脉宽为50%,采样周期为1s。
优选的,所述步骤C的具体步骤为:对建立的电池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
Ucell(k)=Uoc(SoC(k))-U2(k)-U3(k)-R0I(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3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