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压按压器的制造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93404.4 | 申请日: | 2022-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3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鲁兴硅胶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B29C33/42;B29C45/73;B29C45/00;C08L83/04;B29K83/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尚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8 | 代理人: | 夏士军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压 按压 制造 加工 方法 | ||
1.一种解压按压器的制造加工方法,该方法用于制造解压按压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混炼:按以下质量百分比获得所需的各组分原料并放入混炼机器中进行混炼得到第一硅胶原料;
硅胶 97.5~98.5%;
硫化剂 1~2%;
色母 0.5%;
步骤2、过片:将步骤1中混炼好的第一硅胶原料通过混炼机器进行过片处理,过片过程中在混炼机器的下方放入胶膜,通过机器的转动让胶膜包覆在硅胶原料上并卷成圆柱形状的第二硅胶原料;
步骤3、切片:把步骤2中卷成圆柱形状的第二硅胶原料平铺到切料机器上根据尺寸要求进行切料,形成片状的第三硅胶原料(5);
步骤4、置料:启动硫化机使中模具(3)下放至下模具(2)上,再将步骤3中切成片状的第三硅胶原料(5)放置在硫化机的中模具(3)上;
步骤5、硫化:启动硫化机使上模具(4)下压合模并对第三硅胶原料(5)进行硫化加工;
步骤6、去水口:硫化结束后上模具(4)和中模具(3)依次抬起并取出成品,对成品进行去水口处理得到按压板主体(1);
所述中模具(3)设置有若干个模槽(31),所述下模具(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下成型凸起部(22),所述上模具(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向下凸起的上成型凸台(42),所述上成型凸台(42)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成型凸起部(22)对应设置的上成型凸起部(43),所述中模具(3)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上成型凸台(42)相适配的下成型凹台(32);合模后所述上成型凸台(42)抵压在所述下成型凹台(32)上,所述下成型凸起部(22)与上成型凸起部(43)之间形成有按压板主体成型间隙空间;
所述下成型凸起部(22)或上成型凸起部(43)设置有若干凸起(21),所述上成型凸起部(43)或下成型凸起部(22)设置有与所述凸起(21)相对应的凹腔(41);合模后在所述凸起(21)与凹腔(41)之间形成有软质体成型空间,所述软质体成型空间与所述按压板主体成型间隙空间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压按压器的制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成型凸起部(22)上设置有若干下加强筋成型槽(23);所述上成型凸起部(43)上设置有若干上加强筋成型槽(44);合模后所述下成型凸起部(22)和上成型凸起部(43)伸入所述模槽(31)内并在所述下成型凸起部(22)、上成型凸起部(43)与模槽(31)之间形成有环形加强筋成型空间,在所述下加强筋成型槽(23)与上加强筋成型槽(44)之间形成有内加强筋成型空间,所述环形加强筋成型空间与所述按压板主体成型间隙空间相连通,所述内加强筋成型空间与所述按压板主体成型间隙空间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压按压器的制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凸起(21)外周的下环形凹槽(25),所述下模具(2)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凸起(21)与下环形凹槽(25)之间的下环形凸台(26);
所述上模具(4)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凹腔(41)外周的上环形凹槽(45),所述上模具(4)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凹腔(41)与下环形凹槽(25)之间的上环形凸台(46);
合模后,所述下环形凹槽(25)和上环形凹槽(45)构成环形凸起成型空间,所述下环形凸台(26)和上环形凸台(46)构成环形间隙槽成型空间,所述环形凸起成型空间与所述按压板主体成型间隙空间相连通,所述环形间隙槽成型空间与所述按压板主体成型间隙空间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压按压器的制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具(3)上设置有限位凹槽(33),所述下模具(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33)相适配的限位凸块(24)。
5.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解压按压器的制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炼的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解压按压器的制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混炼的原料总重量为50公斤-60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鲁兴硅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鲁兴硅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34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摄像装置的维护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光学感测模块及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