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基站复用解复用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2029.1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6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季一峰;周奕;庄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某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2;H04W28/06;H04W72/12;H04L61/5007;H04L61/505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熊玉玮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基站 复用解复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基站复用解复用的装置和方法,属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领域。该装置部署在基站和核心网之间,将接入本装置的基站群组虚拟化成一个虚拟化基站,通过S1‑C和N2接口信令与运营商核心网建立标准的3GPP协议链接,同时本装置模拟核心网的AMF和MME功能给基站群组使用;支持接入N个基站批量写入本装置提供的AMF和MME控制面数据面的IP地址和端口、TAC、PLMN、切片信息,N个基站即可开通业务,实现N个基站复用成一个虚拟基站与运营商核心网连接的目的,也可反向解复用N个基站同时接入运营商核心网,可实现安全侦听,灵活大批量地开通4G、5G蜂窝网络,也可以灵活选用驻地核心网运营商,实现多个运营商共享本装置,赋予企业自建4G、5G专网的自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基站复用解复用的装置和方法,涉及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属于电通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基站和核心网连接过程是基站写入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的IP地址和端口36412/38412。而在4/5G融合场景中,需要分别在4G基站写入MME的IP,在5G基站写入AMF的IP,配置和运维工作量增加很多。
基站扩容场景下,传统的基站扩容方法需要去后端核心网和网管上做数据,配置传输数据,工期长和维护工作量大,本发明旨在通过部署在基站和核心网之间复用解复用基站协议的装置减轻基站扩容的配置和运维工作量,轻松实现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的扩容以及维护,实现多个运营商共建共享4G/5G基础网络和基站,赋予5G专网运营业者切换选择第三方运营商的能力,大幅降低网络运营业者的OPEX,大幅降低网络运营业者重复采购基站的CAPEX。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基站复用解复用的装置和方法,通过模拟基站与核心网之间S1-C或N2链接的建立,并通过解析基站群侧的nS1/N21接口信令以及AMF/MME侧的S1-C/N2接口信令,通过复用nS1/N21接口信令ID的方式将多个基站虚拟成为面向后端核心网的一个虚拟基站,由面向后端核心网的一个虚拟基站与AMF/MME完成S1-C/N2接口信令内容的修改和传输,通过解复用S1-C/N2接口信令ID的方式将nS1/N21接口信令传输至对应ID的基站,解决现有基站扩容方案配置和运维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在无需为每个接入的基站逐个配置MME /AMF IP的情形下即可实现复用基站或解复用核心网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基站复用的装置,具备多接口能力,具备超大容量交换能力,以备接入高密度的大量基站,该装置包括:多口交换模块、基站协议解码模块,复用解复用模块、S1-C/N2核心网注册模块、nS1/N21基站管理模块。
对于多口交换模块接收的来自基站群侧的nS1/N21接口信令,基站协议解码模块透传基站群侧nS1/N21接口信令至S1-C/N2核心网注册模块并解码nS1/N21接口信令,提取基站群侧为UE用户分配的S1AP-ID/NGAP-ID和基站ID号并发给复用解复用模块,复用解复用模块复用并置换S1AP-ID/NGAP-ID、基站ID号为vS1AP-ID/vNGAP-ID、虚拟基站ID,基站协议解码模块将vS1AP-ID/vNGAP-ID、虚拟基站ID信息透明传递给S1-C/N2核心网注册模块。S1-C/N2核心网注册模块依据vS1AP-ID/vNGAP-ID和虚拟基站ID号将nS1/N21接口信令编码为3GPP标准的S1-C/N2接口信令, 3GPP标准的S1-C/N2接口信令经基站协议解码模块和多口交换模块,经PTN/IPRAN传输至后端运营商核心网的AMF/MM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某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某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2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脂酸钴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扫描测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