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绒式阻水带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1191.1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包海峰;胡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H01B7/288;H01B7/282;H01B7/17;H01B13/00;H01B13/22;H01B1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绒式阻水带 及其 制造 工艺 | ||
1.一种植绒式阻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式阻水带包括基底金属带(1)、胶层(2)与短绒毛层(3),所述短绒毛层(3)由多根短绒毛(31)构成,单根短绒毛(31)的顶端高于胶层(2)设置,单根短绒毛(31)的底端与胶层(2)的顶面相粘接,胶层(2)的底面与基底金属带(1)的顶面相粘接,相邻的短绒毛(31)之间夹成有短绒毛间隙(32);
所述短绒毛(31)上、短绒毛间隙(32)里、胶层(2)上都设置有吸水粉(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绒式阻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粉(4)为高吸水树脂、聚乙烯醇、硼砂、聚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混合或任意一种的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植绒式阻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绒毛(31)与胶层(2)之间的毛层夹角(33)为三十度至九十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植绒式阻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绒毛层(3)中,与胶层(2)之间的毛层夹角(33)为九十度的短绒毛(31)的数量大于其余短绒毛(31)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植绒式阻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绒毛(31)的制作材料为粘胶纤维、涤纶纤维、棉纤维、尼龙纤维、麻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植绒式阻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绒毛(31)的长度是吸水粉(4)的粒径的三倍至十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植绒式阻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绒毛(31)的长度为0.3—2mm,所述吸水粉(4)的粒径为35—5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植绒式阻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2)的制作原料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双面胶、PET吸水双面胶中的任意一种。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绒式阻水带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吸水粉(4)与短绒毛(31)混合均匀以得到混合物,短绒毛(31)与吸水粉(4)的质量比为1:1—1:4,再将基底金属带(1)的顶面与胶层(2)的底面相连接,然后将混合物通过静电植绒的方式喷洒在胶层(2)的顶面上,以得到所述的绒式阻水带。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绒式阻水带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基底金属带(1)的顶面与胶层(2)的底面相连接,再通过静电植绒的方式将短绒毛(31)喷洒在胶层(2)的顶面上以得到短绒毛层(3),相邻的短绒毛(31)之间夹成有短绒毛间隙(32),然后通过静电植绒的方式将吸水粉(4)向胶层(2)进行静电植绒,植绒结束后,部分吸水粉(4)留置在短绒毛(31)上以及短绒毛间隙(32)中,其余吸水粉(4)与胶层(2)的顶面相粘接,从而得到所述的植绒式阻水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11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盐印染废水回收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智能化省力推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