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摄像机的认证方法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8201.6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2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钟胤;杨艳江;魏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L9/40;H04N23/54;G08G1/09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机 认证 方法 控制 装置 | ||
一种摄像机的认证方法及控制装置,适用于自动驾驶领域中车载摄像机的身份认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认证摄像机拍摄的一帧或多帧第一图像;根据所述一帧或多帧第一图像确定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确定所述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与预设N维向量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待认证摄像机认证通过;其中,所述N个感光单元位于所述待认证摄像机的感光层中;所述感光层包括M个感光单元,N≤M,该技术方案用以提高摄像机的安全性。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080004480.2,原申请日是2020年4月14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车或自动驾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机的认证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是一种以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机等感知周围环境,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决策和控制,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在不同方位往往安装有多个摄像机,摄像机在自动驾驶汽车上扮演着重要作用。摄像机把视频数据传输给车载控制装置,车载控制装置通过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识别道路状况,并根据道路状况决定汽车应该如何行驶,然后发指令给转向装置、动力装置或其他装置执行相应行驶动作。摄像机输入的视频数据是车载控制装置决定如何行驶的依据,假如摄像机被恶意替换成一个携带恶意程序的摄像机,则恶意程序可以篡改视频数据和欺骗车载控制装置,甚至通过该摄像机入侵整个自动驾驶系统和远程遥控。所以摄像机安全是汽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如何提高摄像机的安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机的认证方法及控制装置,用以提高摄像机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机的认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认证摄像机拍摄的一帧或多帧第一图像;根据所述一帧或多帧第一图像确定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确定所述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与预设N维向量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待认证摄像机认证通过;其中,所述N个感光单元位于所述待认证摄像机的感光层中;所述感光层包括M个感光单元,N≤M。
基于上述方案,获取待认证摄像机拍摄的一帧或多帧第一图像,根据该一帧或多帧第一图像确定待认证摄像机的感光层中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基于待认证摄像机的所述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和预设的N维向量,确定二者的匹配度,若匹配度符合预设条件,也即若二者匹配,则确定待认证摄像机认证通过,从而提高摄像机的安全性。该方案通过待认证摄像机的物理特性,也即将待认证摄像机的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作为待认证指纹,根据待认证指纹对待认证摄像机进行身份认证。进一步的,无需在待认证摄像机中安装数字证书或者密钥,避免待认证摄像机中数字证书或者密钥泄露而影响认证安全性。而且提取待认证摄像机的图像,待认证摄像机除了提供固有的视频或者图像之外,无需提供其他认证信息,即无需对待认证摄像机进行预编程或者其它修改,节省开发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是根据所述一帧或多帧第一图像确定所述M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将所述M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中最大的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作为所述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或者,是从感光层的M个感光单元中确定出N个感光单元,具体的,所述N个感光单元为所述待认证摄像机的感光层中的N个预设位置上的感光单元,然后根据所述一帧或多帧第一图像和所述N个预设位置上的感光单元,确定所述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
基于上述方案,将M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中最大的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作为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可以确定出整个感光层中光强度偏移值最大的N个感光单元,基于光强度偏移值最大的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在进行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和预设N维向量的匹配时,可以较精确的确定出二者的匹配度。或者,从感光层的M个感光单元中确定出N个感光单元,确定所述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可以快速确定出N个感光单元的光强度偏移值,提高匹配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8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