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盗报警电路、控制方法和机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5840.7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喻晶;缪冬青;李莉华;章鹏;朱鸿;缪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H02J7/00;H04L12/10;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报警 电路 控制 方法 机柜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盗报警电路、控制方法和机柜。其中,防盗报警电路中包括振动监测模块、报警模块、控制模块和供电模块。其中,供电模块设置于电池机壳内部。该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的正极与电池机壳连接,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的负极接地。其中,振动监测模块设置于电池机壳内表面,用于获取电池机壳的振动幅度,并将该电池机壳的振动幅度实时发送到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在获取振动监测模块发送的振动幅度之后,对该振动幅度进行分析,并生成报警控制信号。该控制模块可以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控制信号,以使报警模块报警。本申请的方法,提高该电池单元中电池单元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报警电路、控制方法和机柜。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信的发展,5G基站在各地铺展开。5G基站中通常设置有5G能源一体化机柜。这些5G能源一体化机柜中通常包括电池单元。
目前,这些5G基站中的5G能源一体化机柜通常通过该电池单元为该5G基站中的设备供电。以及,这些5G能源一体化机柜中的电池单元还可以用于存储光伏、风电、市电等电能。
然而,现有技术中,这些5G基站的5G能源一体化机柜通常缺乏对该电池单元的保护,存在电池单元安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盗报警电路、控制方法和机柜,用以解决5G基站的5G能源一体化机柜中电池单元安全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盗报警电路,包括:振动监测模块、报警模块、控制模块和供电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设置于电池机壳内部,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的正极与所述电池机壳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的负极接地;
所述振动监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机壳内表面,用于获取所述电池机壳的振动幅度,所述振动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机壳的所述振动幅度实时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振动幅度大于预设幅度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报警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报警模块报警。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安全模块和第一开关单元;
所述安全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母线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安全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母线电压检测单元连接,以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的正负极之间的输出电压;所述安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所述输出电压;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机壳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输出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一开关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断开。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计时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振动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计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振动监测模块在监测到振动幅度大于预设幅度时生成的第一触发指令时开始计时,并在持续时长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后向控制模块发送第二触发指令,以使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并发送所述报警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报警模块中包括播放器和发光管。
可选地,所述供电模块中包括:N个高压直流转换单元、N个第二开关单元、N-1个第三开关单元和电池单元;
所述高压直流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池单元连接,所述高压直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二开关单元与负载模块连接;
相邻两个所述高压直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三开关单,当所述第三开关单元闭合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的两个所述高压直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电压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5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