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冠脉径向变化测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5740.4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3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蔺嫦燕;李佳松;曹洪帅;李萌;舒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107;A61B5/00;A61B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5 | 代理人: | 姜以岭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变化 测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脉径向变化测定方法和装置,其可确定血管径向变化程度,从而由此估计血管弹性及硬化程度,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同一影像区域、两个不同时刻的两幅图像,该两幅图像包括待测血管的图像;对所述两幅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分别获取两幅图像中的血管区域;分别获取两个所述血管区域的中心线;移动其中一幅图像,使得两个图像中的血管区域的中心线的坐标相同;分别计算中心线坐标相同的两个血管区域的边缘点坐标,根据两个血管区域的同一边缘点之间的距离确定血管径向变化。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取血管的径向变化程度,其可为医生对该处的治疗提供依据,及在科研上为进一步研究血管弹性提供一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变化测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冠脉径向变化测定方法 和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径向变化是衡量血管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血管弹性是维持血管正常 生理功能、保证人体器官血液灌注的重要评价指标。如果血管弹性下降,将会 对心血管系统及其供血器官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临床上,血管弹性对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冠状 动脉(在本申请中,有时将冠状动脉简称为冠脉)的发病率较高,且冠状动脉 的疾病直接危及到人的生命,因此判断冠状动脉的弹性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如根据冠状动脉的弹性可以评判冠脉钙化程度,可以决定是否 需要放置支架、以及放置多大尺寸的支架,冠状动脉的弹性对于实施上述工作 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由于心脏不停跳动,使得附着在心脏表层的冠状动脉的空间位置也随之变 化,此外冠状动脉本身的管径也在进行着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由此获取的包 括冠状动脉的图像也在不停的变化,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测量冠状动 脉管径变化的技术方案。
在现有技术中,近十几年来,生物力学成像(Biomechanical Imaging,BMI) 逐渐开始成为生物组织在体测量的热点。这种方法通过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核磁共振成像)、US(ultrasonic,超声)等成像方法得到 血管组织的变形和应变,然后建立描述待测组织的变形规律的力学模型,在此 基础上,通过逆问题求解的方法来得到组织的力学特性。由于这种方法中涉及 逆问题求解,这就需要在建立力学模型及选定初值时要充分考虑其收敛性问 题,因此通过离体实验建立适当的模型,获取相应的必要参数,在此基础上, 通过生物力学成像获取血管组织的在体力学特性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 因此,尽管利用上述方法获取血管弹性的方法比较复杂,但仍然无法在体测量 冠状动脉的弹性。
事实上,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测量冠状动脉的弹性,也没有测量测量冠 状动脉的血管径向变化率及血管径向变化量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脉径向变化测定方法和装置,其可确定血管 径向变化程度,从而由此估计血管弹性,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径向变化测定方法,包括:
获取同一影像区域、两个不同时刻的两幅图像,该两幅图像包括待测血管 的图像,该两幅图像称为时刻1图像和时刻2图像;
对所述两幅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分别获取两幅图像的血管区域;
分别获取两个所述血管区域的中心线;
移动其中一幅图像,使得两个图像中的血管区域的中心线的坐标相同;
分别计算中心线坐标相同的两个血管区域的边缘点坐标,根据两个血管区 域的同一边缘点之间的距离确定血管在两个不同时刻的径向变化。
所述两幅血管图像为收缩末期血管图像和舒张末期血管图像。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分别获取所述血管区域的中心线的步骤之前,还执行 步骤;对所述两幅图像进行滤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5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