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低温含氢混合气制取液氢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4853.2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1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伟;韩一松;徐志明;秦燕;沈瑾;赵广成;胡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琦;陈继亮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低温 混合 制取 液氢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利用低温含氢混合气制取液氢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真空冷箱(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冷箱(111)内设置有第一低温吸附器(101A)、第二低温吸附器(101B)、第一级换热器(103)、第二级换热器(104)、第三级换热器(105)、第四级换热器(106)、一级膨胀机(108)、二级膨胀机(109),相互之间通过阀门和连接管道连接,其中第二级换热器(104)、第三级换热器(105)、第四级换热器(106)内设置有正仲氢催化剂(110),在真空冷箱(111)外设置有氦压缩机组(102)和液氢储罐(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低温含氢混合气制取液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低温吸附器调阀组、液氢节流阀(205)、增压氦阀(206)、一级膨胀机入口阀(207)、一级膨胀机出口阀(208)、二级膨胀机进口阀(209)、二级膨胀机出口阀(210)、循环氦阀(211)、液氮阀(212),所述管道包括第一氢混合气管(1)、第二纯氢气管(2)、第三纯氢气管(3)、第四纯氢气管(4)、第五液氢管(5)、第六液氮管(6)、第七液氮管(7)、第八氮气管(8)、第九增压氦管(9)、第十增压氦管(10)、第十一增压氦管(11)、第十二增压氦管(12)、第十三增压氦管(13)、第十四循环氦管(14)、第十五循环氦管(15)、第十六循环氦管(16)、第十七循环氦管(17)、第十八循环氦管(18),所述第一氢混合气管(1) 是低温含氢原料气进口管道,第一氢混合气管(1)分别与第一低温吸附器(101A)和第二低温吸附器(101B)连接,第一低温吸附器(101A)和第二低温吸附器(101B)分别通过第二纯氢气管(2)与第二级换热器(104)的氢气通道连接,第二级换热器(104)氢气通道通过第三纯氢气管(3)与第三级换热器(105)氢气通道连接,第三级换热器(105)氢气通道通过第四纯氢气管(4)与第四级换热器(106)氢气通道连接,第四级换热器(106)氢气通道通过第五液氢管(5)与液氢储罐(107)连接,第五液氢管(5)上设置液氢节流阀(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低温含氢混合气制取液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液氮管(6)为空分设备或储罐的预冷液氮的进入装置,该第六液氮管(6)依次与液氮阀(212)、第二级换热器(104)液氮通道、第七液氮管(7)、第一级换热器(103)液氮通道、第八氮气管(8)连接,构成液氮预冷流路;所述氦压缩机组(102)将循环氦进行增压,氦压缩机组(102)通过第九增压氦管(9)、增压氦阀(206)与第一级换热器(103)增压氦通道连接;第一级换热器(103) 增压氦通道通过第十增压氦管(10)与第二级换热器(104) 增压氦通道连接;第二级换热器(104) 增压氦通道依次通过第十一增压氦管(11)、一级膨胀机入口阀(207)、一级膨胀机(108)、一级膨胀机出口阀(208)、第十二增压氦管(12)与第四级换热器(106) 增压氦通道连接;第四级换热器(106) 增压氦通道依次通过第十三增压氦管(13)、二级膨胀机进口阀(209)、二级膨胀机(109)、二级膨胀机出口阀(210)、第十四循环氦管(14)与第四级换热器(106)循环氦通道连接;第四级换热器(106)循环氦通道依次与第十五循环氦管(15)、第三级换热器(105)循环氦通道、第十六循环氦管(16)、第二级换热器(104)循环氦通道、第十七循环氦管(17)、第一级换热器(103) 循环氦通道、第十八循环氦管(18)、循环氦阀(211)、氦压缩机组(102)进口连接,构成氦气制冷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48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