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站内提高接发车效率的方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4540.7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4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张利峰;王晔;王春华;聂志国;林强;殷琴;马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9/06 | 分类号: | B61L19/06;B61L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站内 提高 发车 效率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站内提高接发车效率的方法、系统,联锁设备采用虚拟闭塞技术,采用短进路方式,将站内每个区段当做一个短进路(由一个区段构成的进路),通过短进路的办理与解锁,实现站内接发车效率的最大化,短进路控制极大的提升了站内接发车办理效率;同时为了实现短进路的安全解锁,由群组控制服务器判断列车的实际位置,并根据列车实际位置,给联锁发送跨压标志,正常跨压后区段出清,进路可以自动正常解锁,使用实际列车位置跨压解锁在安全性保证的情况下提升了进路解锁效率;对于短进路信号机采用常态不显示,使用时显示的方式,使操作界面简洁,避免操作员错误办理进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列车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站内提高接发车效率的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联锁系统中进路由接发车信号机始端信号机以及终端信号机组成,信号机为实体机构,始终端信号机间为若干道岔区段或无岔区段,进路开放需要检查进路内以及离去区段无车占用,因此接发车效率取决于进路区段以及离去区段长度、线路速度以及实际列车速度,但是在大型站场,一般由于站场规模大,股道数量多,导致咽喉区长,严重影响接发车效率。客运专线最高效率可达到3分钟,但是对于货运重载等线路,发车间隔一般都在7分钟或者更长。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货运铁路的运量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重载铁路,为了提供运输效率,一方面加大每列车的运量,如万吨列车,但是由于车站站台长度、机车功率的限制不能无限加大,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大发车效率,既有由站间闭塞改为四显示自动闭塞,提高了区间的运输效率,但是站内的效率并没有太大的提供。
部分系统(如朔黄)引入了虚拟信号的方案,但是此方案是在咽喉区部分点布置虚拟信号机,常态显示,实际上等同既有的进路信号机,只是室外没有相应的信号机构,在解锁时遵循既有的三点检查解锁,解锁时间长,对效率有所提升,但是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站内提高接发车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调度集中设备将列车进路触发信息发送给联锁设备;
联锁设备接收进路触发信息并控制进路锁闭,将进路锁闭状态发送给群组控制服务器;
群组控制服务器确定列车状态,并根据锁闭状态向联锁设备发送可以开放进路信息;
联锁设备根据开放进路信息办理短进路,并将短进路办理成功信息发送给群组控制服务器;
群组控制服务器收到进路成功信息后控制列车通过。
进一步的,联锁设备接收进路触发信息后进行进路条件检查,当短进路区段空闲时,转换道岔位置,道岔位置到位后对进路进行锁闭,并将进路锁闭状态发给群组控制服务器。
进一步的,群组控制服务器确定列车跨压标志、短进路出清信息,并将跨压标志、短进路出清信息发送给联锁设备;
联锁设备根据跨压标志、短进路出清信息控制短进路自动解锁。
进一步的,当出现故障联锁设备不能自动解锁短进路时,采用人工解锁或区段故障解锁方式解锁进路。
进一步的,采用人工解锁方式解锁进路包括以下步骤:
群组控制服务器将停车保证信息发送给联锁设备;
联锁设备关闭短进路的始端信号、检查短进路未处于接近锁闭状态、信号机关闭且短进路所在区段空闲,并在收到群组服务器发送停车保证信息后,人工解锁进路。
进一步的,采用区段故障解锁方式解锁进路包括以下步骤:
群组控制服务器将短进路允许解锁条件、信号禁止开放条件发送给联锁设备;
联锁设备检查允许解锁条件、信号禁止开放条件,条件满足后联锁设备区段解锁进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4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