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功能的散热插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3221.4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3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飞;唐文辉;郁圣杰;程宇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界面 材料 联动 功能 散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功能的散热插箱,包括上冷板、下冷板、侧板、VPX模块、锁紧机构以及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装置。上冷板和下冷板设置阵列台阶凸起,上冷板、下冷板和侧板焊接成型后形成腔体,上冷板和下冷板的台阶凸起形成插槽,插槽的一侧固定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装置,另一侧固定锁紧机构。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装置在VPX模块沿插槽推入插箱时向VPX模块表面均匀施覆热界面材料,VPX模块对插到位后旋紧锁紧机构,形成VPX模块壳体至上冷板和下冷板的低热阻传输通路。本发明提供的散热插箱可实现VPX模块反复插拔时热界面材料的自动、定量、均匀施覆,强化散热能力,提高散热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热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插箱作为电子器件的结构与散热载体,广泛应用于通信、国防等领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器件热流密度和散热量快速提高,同时对其散热系统的体积与重量要求越来越严苛,传统的风冷方式VPX插箱单位体积内散热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后续高性能产品的温度控制需求,液冷插箱逐步成为下一阶段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
公开号为“2026031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插箱,该散热插箱包括插箱和插块,插块由其两端的导热条插入插箱中,所述插箱与导热条之间安装有U型保护板,该保护板一侧板为镂空状,另一侧板底部为弯凸状,保护板的镂空状,侧板与导热条之间设有软性导热衬垫,所述插箱上安装有锁紧条,且该锁紧条与保护板的底部为弯凸状的侧板的相贴。在插块与插箱的热接触面之间增设了热阻值较低的软性导热衬垫,实现了插块与插箱热接触面的软性接触,消除了插块与插箱之间原有的接触空隙,降低了接触热阻,提高了热可靠性。但也存在以下缺陷:1.插块与插箱之间存在导热衬垫、U型板两种异质材料,存在三个传热界面,尤其是U型板和插箱之间属于金属干接触,额外引入了接触热阻。2.软性导热衬垫受限于厚度,综合传热热阻无法大幅降低。3.多次插拔后软性导热衬垫易发生塑性形变,影响传热效果。
专利(CN106102418B)公开了一种基于均热板的液冷VPX机箱高效散热装置及方法,该专利需要手动在均热板和液冷冷板之间添加热界面材料,施覆的热界面材料过多、过少或者均匀度对实际接触热阻影响较大,并且在多次插拔中容易忽略每次必须重新敷设热界面材料,因此手动添加的方式对一线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不利于散热插箱长期稳定可靠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功能的散热插箱。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功能的散热插箱,包括上冷板、下冷板、侧板、VPX模块、锁紧机构以及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装置;上冷板和下冷板设置阵列台阶凸起,上冷板、下冷板和侧板焊接成型后形成腔体,上冷板和下冷板的台阶凸起形成插槽,插槽的一侧固定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装置,另一侧固定锁紧机构;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装置在VPX模块沿插槽推入插箱时向VPX模块表面均匀施覆热界面材料,VPX模块对插到位后旋紧锁紧机构,形成VPX模块壳体至上冷板和下冷板的低热阻传输通路。
优选的,所述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装置包括壳体、联动轮、定向棘轮、齿轮、齿条、滑轨、活塞、热界面材料、楔形导流口、尼龙刷;联动轮、定向棘轮、齿轮同轴,安装于壳体之上;联动轮与定向棘轮外侧固定,齿轮与定向棘轮内侧固定;齿轮与齿条啮合;滑轨与壳体固定,滑轨上安装齿条,齿条与活塞连接;活塞与壳体组成腔体,腔体内填充热界面材料;楔形导流口与腔体相连,尼龙刷覆盖楔形导流口出口;VPX模块推入插箱时带动联动轮旋转,活塞挤压热界面材料储存腔体,热界面材料从施覆结构中流出;VPX模块拔出插箱时定向棘轮无法带动中心齿轮旋转,活塞位置固定。
优选的,所述尼龙刷毛直径0.1至0.2mm,长度5-10mm。
优选的,所述联动轮外侧包裹橡胶,橡胶上刻槽增加摩擦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