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精准全面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517.4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7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培东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4;G01N1/22;B01D46/10;B01D46/6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精准 全面 监测 排放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精准全面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一种基于物联网精准全面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底座并向外延伸,转动杆内设置有监测组件,转动杆外壁滑动连接有移动管,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管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移动管上设置有固定板,移动管外壁还转动连接有套管;本发明通过对装置周边的空气进行多个方向较为全面的吸收监测,进而提高了采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均匀度,使得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同时可以对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有效清理,保证了装置的进气效率,进而保证了对二氧化碳的监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精准全面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比如普通百姓简单的烧火做饭都能造成碳排放。工业化的今天,工业碳排放往往以吨计算,超过所有生物生活中的碳排量总和,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有必要对碳排放强度进行监测。
现有的大多数碳排放监测设备一般通过支腿与地面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监测任务,但是该设备一般只可以对一个方向上的空气进行吸取,使得只可以对一个方向上的二氧化碳进行检测,无法对监测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进行全面的监测,导致监测效果不全面,使得监测效果不准确,且在对空气进行吸取检测时,虽然可以通过滤网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拦截,但影响对空气的吸取速率,进而影响对碳排放的监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精准全面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精准全面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底座并向外延伸,所述转动杆内设置有监测组件,所述转动杆外壁滑动连接有移动管,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管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移动管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移动管外壁还转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套管外壁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活动连接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固定板转动相连,且所述活动件与监测组件相连,所述活动件远离套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斗,所述进气斗上设置有滤网,所述活动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滤网的清理组件。
优选的,所述活动件包括滑动连接在轨道槽内的滚珠,所述滚珠上活动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滚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L形管,所述L形管与监测组件相连,所述L形管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进气斗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开设在转动杆内的监测腔,所述监测腔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L形管相互连通,所述监测组件还包括固设在监测腔内的风机和用于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远离L形管的一端设置为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置于转动杆内。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设在底座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上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远离固定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远离第一连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与移动管活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固设在转动杆上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移动管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L形板固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培东,未经张培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裸芯片的堆叠方法
- 下一篇:液氨双工况制冷系统和液态二氧化碳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