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483.9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裴海港;袁泉;许玉香;马彦琴;李湛宇;郭莹;王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11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版 二次 接线 数据 生成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并基于模版图,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其中,模版图通过将二次设备图上的二次设备附加若干个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获取并基于二次接线设计图,得到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和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并根据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在模板设备接线数据中获取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组合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以及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二次接线数据。通过模板图的设计,完成由一套图生成多个二次设备的二次接线数据的生成过程,极大的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图纸的数量,降低设计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继电控制接线,即二次设备之间按一定的功能要求连接在一起所构成的电气回路,统称为二次接线或称为二次回路,是发电厂和变电所安全生产、运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可靠供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用于对电力系统及一次设备的工况进行监测、控制、测量、调节和保护的低压电器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一次设备的控制、运行情况监视信号以及自动化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信设备等。可见,二次设备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电能的生产过程,但其作用不可忽视,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大型发电厂、变电站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并且,二次接线复杂、环节多且涉及面广,综合各种因素,二次回路中存在的缺陷隐蔽性强,有些隐患只有在遇到设备故障或大的系统故障冲击时才被发现,危害极大,往往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造成设备损坏或电网瓦解等重大事故。
二次接线设计是一项重要且费时又费力的工作,目前主要有两种设计方式,单纯依靠AutoCAD和采用专业的二次设计软件。其中,单纯依靠AutoCAD的设计方式下,设计人员对于相同的设备或者间隔只绘制一套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手动开列对应线缆清册,并创建端子排,所有的图纸和清册以及端子排之间相互独立,没有数据关联和约束。采用专业的二次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设计人员通过软件绘制电气二次原理图,然后由软件通过原理图分析,抽取出其中的线缆清册数据,并根据回路接线数据去生成端子排。
但是,在单纯使用AutoCAD绘制电气二次接线图的情况下,设计随意性大,图纸的设计质量完全依赖于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对设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设计过程中缺少设计成品之间的交叉检查,容易出现接线两侧接口配合不到位,原理图与线缆清册以及端子排不对应,甚至出现电缆等重要设计数据重复或者遗漏的情况,影响设计质量,也增加了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工作量。而采用专业的二次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虽然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但是缺点是只能根据设计图纸生成设计数据,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将所有相同设备和间隔进行设计及绘制,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也增加了图纸出版的数量;而且当出现设计接口差错而修改图纸时,需要将所有图纸都修改一遍,工作量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并基于模版图,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其中,模版图通过将二次设备图上的二次设备附加若干个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
获取并基于二次接线设计图,得到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和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并根据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在模板设备接线数据中获取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
组合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以及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二次接线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