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酶制剂及其在有机肥料发酵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1215.5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马艳华;张建鹏;马恺;袁奎超;王清凤;张美英;朱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G5/2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袁善民 |
地址: | 457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酶制剂 及其 有机肥料 发酵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酶制剂及其在有机肥料发酵方面的应用,属于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蛋白酶10~15份、纤维素酶5~8份、脂肪酶2~3份、固氮酶2~3份、果胶酶1~2份、木聚糖酶1~3份、植酸酶1~2份、葡萄糖氧化酶1~2份、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3~5份、链霉菌发酵液2~4份、粪产碱杆菌发酵液2~4份、氯化钙1~2份、硫酸锌1~2份、鸡蛋黄3~4份。利用本发明的复合酶制剂发酵生产的有机肥,在常温下堆放3个月后仍然具有很好的肥力,克服了传统微生物有机由于运输、存放环境,肥料生产、保存、时间等变化造成的菌体大量死亡而肥力显著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酶制剂及其在有机肥料发酵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因化肥具有便于贮运、施用简单、见效快的优点,加上畜禽养殖特点的演变和务农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畜禽粪含水量大、恶臭、带来处理、运输、施用的不方便,更加剧了畜禽粪直接还田的难度,致使在广大农村肥料施用由畜禽肥为主转变为化肥占主导地位。这不仅使土壤板结,土质逐年下降,而且也使畜禽粪由宝变为废弃物,失去了应用的出路,使其从“利”变成了“害”,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大量使用也对水质、土壤和环境等带来了潜在威胁。
因此,生物有机肥又成为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料,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生态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其以有机废物、风化煤、煤矸石、泥炭、鸡粪为主要原料,采用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等发酵工艺,制作农作物所需的生态有机肥,该肥料含有有益生物菌群,无机、有机物质和添加的活性物质。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有机肥料制备普遍采用菌(微生物)制剂型的生物有机肥,但随着运输和存放环境以及肥料生产、保存、时间等变化,很容易造成菌的大量死亡。当施用时肉眼又看不到菌的死亡,所以菌制剂型生物有机肥在土壤中有的发挥作用,有的作用很差。而如何找到一种新的有机肥发酵制剂,使制备得到的肥料具有不受生产、时间、运输、存放、环境等制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酶制剂及其在有机肥料发酵方面的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蛋白酶10~15份、纤维素酶5~8份、脂肪酶2~3份、固氮酶2~3份、果胶酶1~2份、木聚糖酶1~3份、植酸酶1~2份、葡萄糖氧化酶1~2份、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3~5份、链霉菌发酵液2~4份、粪产碱杆菌发酵液2~4份、氯化钙1~2份、硫酸锌1~2份、鸡蛋黄3~4份。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酶制剂中,还包括0.5~1质量份数的天然萃取物。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萃取物,采用的制备原料包括松针、银杏叶、鱼粉、大蒜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蛋白酶的酶活力为2000~3000u/g;纤维素酶的酶活力为10000~20000u/g;脂肪酶的酶活力为10000~30000u/g;固氮酶的酶活力为5000~8000u/g;果胶酶的酶活力为5000~6000u/g;木聚糖酶的酶活力为8000~12000u/g;植酸酶的酶活力为8000~10000u/g;葡萄糖氧化酶的酶活力为80000~90000u/g。
进一步地,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挑取活化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18h、菌体数量达到108cfu/mL,作为种子液;
(2)按照1%~7%接种量,接种在的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6~28℃、130~16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24~72h,得到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