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小麦叶片表面苯菌酮的质谱成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0058.6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张学维;洪明慧;杨雪瑞;万子豪;修光利;陈治;洪慧;王芳芳;金紫薷;史丛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4 | 分类号: | G01N27/64;G01N1/28;G01N1/36;G01N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宋丽荣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麦 叶片 表面 苯菌酮 成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麦叶片表面苯菌酮的质谱成像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表面附着有苯菌酮的小麦叶片;S2,将基质通过升华法涂覆到小麦叶片的表面;S3,设置喷涂厚度为0.7μm‑1.5μm,激光斑点直径及激光强度为(40μm‑75μm,56.4%‑71.0%)和成像步长为(30μm‑50μm,30μm‑50μm)进行MALDI‑MSI分析。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小麦叶片表面苯菌酮的质谱成像检测方法,通过限定涂覆方法和仪器参数能够有效避免基质对目标物的干扰,通过仪器参数优化使得成像热图清晰直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成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小麦叶片表面苯菌酮的质谱成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苯菌酮(MF)是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番茄、黄瓜和葡萄白粉病和眼点病的一种二苯甲酮类杀菌剂,由于其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目前已经多种农作物上大量应用。该农药的施药方式一般为兑水后喷洒于农作物叶片表面,但目前并没有能直接在实际叶片表面检测物质种类及浓度的分析检测仪器装置。
质谱成像法(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是由质谱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成像技术。它通过直接扫描生物组织切片,同时获得生物分子的定性、定量和定位的信息,具有免标记、高通量和高分辨等优点,在药物分析、癌症研究和环境毒理等各种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对农药分子而言(尤其是苯菌酮),使用质谱成像法精确获得其在实际叶片表面的空间分布及直接检测其浓度的实际范例十分匮乏。同时,使用MSI分析农药分子时需要加入基质,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基质易对目标物产生较大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农药难以在植物叶片表面直接进行分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小麦叶片表面苯菌酮的质谱成像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小麦叶片表面苯菌酮的质谱成像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表面附着有苯菌酮的小麦叶片;S2,将基质通过升华法涂覆到小麦叶片的表面;S3,设置喷涂厚度范围为0.7μm-1.5μm,激光斑点直径及激光强度范围为(40μm-75μm,56.4%-71.0%)和成像步长为(30μm-50μm,30μm-50μm)进行MALDI-MSI分析。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小麦叶片表面附着的苯菌酮的沉积量≥2.0ng。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小麦叶片表面附着的苯菌酮的浓度为100μM,沉积量为40.0ng。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基质为CHCA或DHB。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在升华仪的狭缝腔体中装入基质的粉末以进行涂覆。
优选地,升华仪设定基质的涂覆厚度为1.2μm。
优选地,该质谱成像检测方法还包括结合冷冻切片技术观察苯菌酮在小麦叶片中的纵向截面分布。
优选地,该质谱成像检测方法还包括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苯菌酮溶液,利用质谱成像仪建立外标法标准曲线,以对苯菌酮进行定量分析。
优选地,确定浓度检测限的苯菌酮溶液的浓度梯度为1μM、5μM、10μM、15μM、20μM。
优选地,外标法标准曲线的苯菌酮浓度分别为20μM、50μM、80μM、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0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足部按摩装置及汽车座椅
- 下一篇:支付页面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