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征模理论的飞艇平台米波共形相控阵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9663.1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0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凯;杨子健;杨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28;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张秀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征 理论 飞艇 平台 米波共 形相 天线 | ||
1.一种基于特征模理论的飞艇平台米波共形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29个天线单元和一个飞艇平台(1),且所有天线单元连接于所述飞艇平台(1)上;天线单元不规则排布于包括尾翼、气囊、挂仓和推进器不同结构上,且分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具体位置参考对所述飞艇平台(1)进行特征模综合得到的辐射电流分布,结合平台本身结构分析后确定;天线单元结构包括:单层介质基板(2)、金属贴片(3)、集总电容(4)、金属短路柱(5)和馈电同轴连接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贴片(3)由第一金属贴片(3.1)、第二金属贴片(3.2)和第三金属贴片(3.3)组成;所述金属短路柱(5)包括第一金属短路柱(5.1)和第二金属短路柱(5.2);其中,所述单层介质基板(2)正面印制有第一金属贴片(3.1)、第二金属贴片(3.2)和第三金属贴片(3.3);所述集总电容(4)焊接于所述单层介质基板(2)正面,且与所述第一金属贴片(3.1)和第二金属贴片(3.2)电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短路柱(5)下接飞艇平台(1)表面,上端部分位于所述单层介质基板(2)中,且所述第一金属短路柱(5.1)上接所述第一金属贴片(3.1),所述第二金属短路柱(5.2)上接所述第三金属贴片(3.3);所述馈电同轴连接器(6)上端部分位于所述单层介质基板(2)中,且上接第二金属贴片(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飞艇平台米波共形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输入信号通过馈电同轴连接器(6)向天线辐射体馈电,同轴线内导体与所述馈电同轴连接器(6)焊接,外导体接地于飞艇平台(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飞艇平台米波共形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一种分析方法对设计进行指导,基于平台结构的特征模,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满足目标方向图并获得获得扫描能力和高增益,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获取天线的载体平台结构并进行网格剖分,确定需要的目标方向图和天线性能;
步骤2:依据需求对平台结构在相应频率进行特征模分析;
步骤3:通常情况下步骤2分析得到的显著模式无法满足需求,则需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通过多个模式的加权组合综合出目标方向图,结果是一组帕累托前沿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步骤4:设计所述的天线单元作为激励结构,并依据步骤3的选择结果确定激励结构的位置;
步骤5:激励并提取单元电场,根据目标方向图再次综合,得到阵列各天线单元工作的幅度相位并实现线极化和波束扫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飞艇平台米波共形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飞艇平台(1)不同位置的天线单元,所述单层介质基板(2)的厚度为0.508mm,宽为3mm,长为9.7mm-10.9mm;所述集总电容(4)为0.5或0.6pf;所述金属短路柱(5)长为1.608mm-2.30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飞艇平台米波共形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贴片(3.2)和第三金属贴片(3.3)组成耦合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96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