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共线仿射不变性和尺度旋转投票的影像匹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75796.1 | 申请日: | 2022-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姜三;罗海涵;王力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魏波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共线 不变性 尺度 旋转 投票 影像 匹配 方法 | ||
1.一种联合共线仿射不变性和尺度旋转投票的影像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特征提取算法建立待处理影像对(i1,i2)的初始匹配点(xi,xi');
S2:对任一所述初始匹配点(i1,i2),基于4邻域划分的邻域点采样,并利用共线仿射不变性几何约束进行粗差剔除,得到粗差剔除后的匹配点;
S3:基于所述粗差剔除后的匹配点,利用尺度旋转投票进行匹配优化与扩展,得到优化扩展后的匹配点;
S4:基于所述优化扩展后的匹配点,利用全局几何约束进行匹配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匹配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共线仿射不变性和尺度旋转投票的影像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S1.1:分别提取待处理影像对的局部关键点,并生成关键点的特征描述子向量;
S1.2:基于所述特征描述子向量的最近欧式距离计算,查找每个特征点距离最近的2个候选匹配点;
S1.3:若最近距离d1与次近距离d2的比值ratio=d1/d2小于给定阈值Td,则保留最近距离的特征点为候选匹配点;
S1.4:结合交叉验证策略对所述候选匹配点进行左右匹配,将通过交叉验证的候选匹配点作为待处理影像对的初始匹配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共线仿射不变性和尺度旋转投票的影像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S2.1:对任一所述初始匹配点(xi,xi'),基于4邻域划分的邻域点采样,得到邻域点xi1、xi2、xi3和xi4;
S2.2:基于4个邻域点,根据共线仿射不变性几何约束,计算匹配点(xi,xi')的相似性;
S2.3:根据匹配点(xi,xi')的相似性,基于局部几何约束进行渐进式粗差剔除,得到粗差剔除后的匹配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共线仿射不变性和尺度旋转投票的影像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包括:
S2.1.1:令待匹配影像对为(i1,i2),对于步骤S1提取的任一初始匹配点(xi,xi'),首先以影像i1中待匹配点xi为中心,以r为搜索半径确定一个圆形搜索区域;其中,搜索半径r根据初始匹配点密度计算得到;
S2.1.2:初始匹配点数量为M,初始匹配点的内点率不小于ρmin,从圆形搜索区域搜索到K个邻域点,K个邻域点满足下述公式:
其中,A为影像像素面积,即宽度*高度;
S2.1.3:利用角度分别为45°和135°的两条虚线,将圆形搜索区域划分为4个子区域,并从每个子区域分别选择一个尽可能远离中心点xi并靠近子区域中轴线的邻域点;如果某个子区域不存在满足条件的邻域点,那么重新设定该子区域的搜索半径为2r,继续按照上述条件查找,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邻域点或者搜索半径r超过最大阈值Tr;
S2.1.4:最终基于邻域点采样,得到xi1、xi2、xi3和xi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57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