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3298.3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祝文畏;沈米钢;俞佳祺;沈芳华;黄飞燕;周豪毅;岳燕玲;顾卫东;施碧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性 混凝土 代替 伸缩缝 地下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地下室结构包括两个地下室及连接两个地下室的地下廊道,其特征是,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浇筑底板,底板包括两个地下室中的某一层的地下室底板及廊道筏板,该地下室底板与廊道筏板连为一体,浇筑底板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A1,在廊道筏板处设置两道筏板施工缝,其中一道筏板施工缝靠近地下廊道的一端,另一道筏板施工缝靠近地下廊道的另一端,两道筏板施工缝将廊道筏板分隔成三部分;
A2,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所述的两个地下室的某一层的地下室底板;
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其中一个地下室与靠近该地下室的筏板施工缝之间的这部分廊道筏板;
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另一个地下室与靠近该地下室的筏板施工缝之间的这部分廊道筏板;
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两道筏板施工缝之间的这部分廊道筏板;
在地下室底板的普通混凝土及廊道筏板的普通混凝土硬化之前,在两道筏板施工缝内浇筑高延性混凝土形成高延性混凝土筏板伸缩带,并通过高延性混凝土筏板伸缩带将各部分的廊道筏板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浇筑顶板,顶板包括两个地下室中的某一层的地下室顶板及廊道顶板,该地下室底板与廊道顶板连为一体,浇筑顶板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B1,在廊道顶板处设置两道顶板施工缝,其中一道顶板施工缝靠近地下廊道的一端,另一道顶板施工缝靠近地下廊道的另一端,两道顶板施工缝将廊道顶板分隔成三部分;
B2,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所述的两个地下室中的某一层的地下室顶板;
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其中一个地下室与靠近该地下室的顶板施工缝之间的这部分廊道顶板;
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另一个地下室与靠近该地下室的顶板施工缝之间的这部分廊道顶板;
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两道顶板施工缝之间的这部分廊道顶板;
在地下室顶板的普通混凝土及廊道顶板的普通混凝土硬化之前,在两道顶板施工缝内浇筑高延性混凝土形成高延性混凝土顶板伸缩带,并通过高延性混凝土顶板伸缩带将各部分的廊道顶板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顶板施工缝由两道钢丝网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高延性混凝土顶板伸缩带的厚度小于廊道顶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高延性混凝土顶板伸缩带的厚度与廊道顶板的厚度之差为100-2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廊道顶板内埋设有钢筋网,该钢筋网穿过两道顶板施工缝。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筏板施工缝由两道钢丝网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高延性混凝土筏板伸缩带的厚度小于廊道筏板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高延性混凝土筏板伸缩带的厚度与廊道筏板的厚度之差为100-200毫米。
10.一种用高延性混凝土带代替伸缩缝的地下室结构,包括两个地下室及连接两个地下室的地下廊道,地下廊道包括廊道筏板与廊道顶板,廊道筏板连接两个地下室的地下室筏板,廊道顶板连接两个地下室的地下室底层顶板,地下室筏板、廊道筏板、地下室底层顶板与廊道顶板均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而成,其特征是,所述廊道筏板上布设有两道筏板施工缝,其中一道筏板施工缝靠近地下廊道的一端,另一道筏板施工缝靠近地下廊道的另一端,两道筏板施工缝将廊道筏板分隔成三部分,这三部分的廊道筏板沿地下廊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两道筏板施工缝内均设有高延性混凝土筏板伸缩带,并通过高延性混凝土筏板伸缩带将各部分的廊道筏板连为一体;
所述廊道顶板上布设有两道顶板施工缝,其中一道顶板施工缝靠近地下廊道的一端,另一道顶板施工缝靠近地下廊道的另一端,两道顶板施工缝将廊道顶板分隔成三部分,这三部分的廊道顶板沿地下廊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两道顶板施工缝内均设有高延性混凝土顶板伸缩带,并通过高延性混凝土顶板伸缩带将各部分的廊道顶板连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32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