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插座及其供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3205.7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文武;聂金根;骆茂何;任鹏;赵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15 | 分类号: | H02M3/315;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宏洲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插座 及其 供电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直流插座及其供电方法,通过隔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连接至外部的直流电源,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较高的直流电能直接传输到隔离变压器进行降压处理,最终向直流供电端口输出满足用户需求的电压较低的直流电能。直流用电器在取电时,只需插入直流供电端口即可,控制装置能够结合隔离变压器输出至直流供电端口的输出直流电流,控制开关装置以及整流装置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对直流用电器的供电控制。通过上述方案,直流电能在直流用电器取电的地方进行电压转换,转换得到的直流电能不需要远距离传输,也就不会出现在传输过程中造成较大压降的问题,避免输电线末端传输至直流用电器的供电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直流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插座及其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局域能源互联网包括了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储能设备、新能源电器、能源管理控制设备等,是发电、储电、配电、用电为一体的供需联动系统。在这类型的系统中,新能源发电提供直流能源,新能源电器直接利用直流能源进行储能充电和放电,即取消了交流转换的环节,构成了纯直流的发电用电生态,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升,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在家居用电方面,家用电器低压直流化,采用高低压直流分区供电,直流低压具有本质用电安全,能够大大提升家庭用电安全,保护老人小孩的安全。
现阶段,一般在入户配电箱中将高压200V、400V或者750V等,转换为低压48V等直流电为直流用电器进行供电。然而,当家庭空间过大等原因导致低压输电线较长时,很容易在线路上产生较大的压降,最终导致输电线末端对直流用电器的供电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值。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输电线末端对直流用电器的供电电压容易低于额定电压值的问题,提供一种直流插座及其供电方法。
一种直流插座,包括:开关装置;直流供电端口;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直流电源,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所述隔离变压器用于将所述直流电源进行降压后输出;整流装置,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直流供电端口,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连接所述直流供电端口;控制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和所述整流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所述直流供电端口接入直流用电器时,根据所述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直流电流对所述直流用电器进行供电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流供电端口包括第一类供电端口和/或第二类供电端口,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类供电端口和/或所述第二类供电端口,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整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类供电端口和/或所述第二类供电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供电端口包括直流变换器、充电控制器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直流变换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整流装置连接所述直流变换器,所述直流变换器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器,所述充电控制器连接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直流插座还包括储能器,所述储能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直流变换器和所述充电控制器,所述储能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直流插座还包括信息提示装置,所述信息提示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直流插座还包括交互装置,所述交互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开关器件和驱动器,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隔离器,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隔离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3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