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低流速海流发电技术的深海充电平台及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1102.7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林勇刚;刘宏伟;顾亚京;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G8/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流速 海流 发电 技术 深海 充电 平台 运行 方法 | ||
1.一种运用低流速海流发电技术的深海充电平台的运行方法,所述深海充电平台包括浮体(1)、海流能发电机(2)、水下充电对接模块(3)、气囊模块(4)、侧翼变桨模块(5)和控制器(6);浮体(1)中间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通道,通道前端和后端呈喇叭口状,通道中间安装有海流能发电机(2);浮体(1)两侧通过侧翼变桨模块(5)安装有侧翼(1.5);浮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气囊模块(4)和控制器(6)且与外界不相通的内舱;浮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水下充电对接模块(3)的空腔,浮体(1)顶面开设有多个与空腔相通的排水孔;浮体(1)底部通过锚链(1.1)连接有重物(1.2),锚链(1.1)位于穿过浮体(1)质心的竖直轴线上;浮体(1)后部设置有保持平台稳定的垂直尾翼(1.3);
水下充电对接模块(3)包括导筒(3.1)、夹紧装置(3.2)、充电装置(3.3)和定位触发装置(3.4);空腔前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导筒(3.1)的通孔,导筒(3.1)主要由多根等间隔布置的栅条连接组成,前部为伸出通孔的喇叭口结构,后部为伸入通孔的柱状结构;导筒(3.1)柱状结构的底部安装有充电装置(3.3)和两个夹紧装置(3.2),两个夹紧装置(3.2)位于底部前后两侧,柱状结构的后端安装有定位触发装置(3.4);
海流能发电机(2)、水下充电对接模块(3)、气囊模块(4)、蓄电池(6.1)、侧翼变桨模块(5)均与控制器(6)连接;
所述的水下充电对接模块(3)为进入导筒(3.1)的探测器供电;所述的充电装置(3.3)底部安装有液压缸Ⅰ(3.32),充电装置(3.3)顶部开设有凹槽,槽内安装有可沿凹槽滑动的送电滑块(3.31),液压缸Ⅰ(3.32)的活塞杆顶端与送电滑块(3.31)底部连接;所述的夹紧装置(3.2)底部安装有液压缸Ⅱ(3.22),夹紧装置(3.2)顶部开设有凹槽,槽内安装有可沿凹槽滑动的夹紧滑块(3.21),液压缸Ⅱ(3.22)的活塞杆顶端与夹紧滑块(3.21)底部连接;所述的定位触发装置(3.4)包括由前至后布置的一对触头(3.41)、复位弹簧(3.42)和接近开关(3.43),接近开关(3.43)安装于定位触发装置(3.4)后端面;一对触头(3.41)为通过连杆连接的前部触头和后部触头,后部触头采用导电材料且对准接近开关(3.43)的感应面,后部触头与定位触发装置(3.4)后端面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3.42);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充电平台通过底部重物(1.2)整体下潜至海底,通过两侧翼(1.5)和尾翼(1.3)使充电平台处于稳定悬浮状态;
步骤2:控制器(6)向海流能发电机(2)发送开始工作信号,使海流能发电机(2)开始捕获海流能,且控制器(6)通过最大能量捕获算法实时调节海流能发电机(2)发电功率,使海流能发电机(2)的发电功率最大;
步骤3:当无探测器进行充电时,控制器(6)将海流能发电机(2)产生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6.1)中;当控制器(6)检测到蓄电池(6.1)电量充满时,向海流能发电机(2)发送停止工作信号,使海流能发电机(2)停机;当控制器(6)检测到蓄电池(6.1)电量低于设定阈值时,向海流能发电机(2)发送开始工作信号,使海流能发电机(2)重新开始捕获海流能;
步骤4:当控制器(6)通过定位触发装置(3.4)检测到有探测器进行充电时,控制充电对接模块(3)执行锁紧、充电操作;同时,控制器(6)检测海流能发电机(2)的发电功率和探测器所需充电功率;若发电功率大于所需充电功率,控制器(6)控制海流能发电机(2)同时向充电装置(3.3)和蓄电池(6.1)传输电能;若发电功率小于所需充电功率,控制器(6)控制海流能发电机(2)和蓄电池(6.1)同时向充电装置(3.3)传输电能;
步骤5:海流能发电机(2)工作期间,当海流流向发生变化时,尾翼(1.3)两侧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与经过浮体(1)质心的铅轴线方向一致的力矩,使浮体(1)旋转,直至浮体(1)前端面面向来流方向,实现对流功能;
步骤6:海流能发电机(2)工作期间,控制器(6)定时执行重新定深操作,控制器(6)基于爬山法搜索海流能发电机(2)的最大发电功率调节两侧翼(1.5)的桨距角,从而在锚链(1.1)长度范围内改变浮体(1)在海水中的悬浮位置;
步骤7:充电平台需维护时,控制器(6)向海流能发电机(2)发送停止工作信号,向开关阀(4.5)发送启动信号,使开关阀(4.5)打开,高压储气罐(4.1)中的气体进入气囊(4.2),气囊(4.2)膨胀,推开底部门板(4.3),充电平台在气囊(4.2)的浮力作用下上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11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