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木薯发酵醪液蒸馏无堵塞高效换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9595.0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8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卢晓峰;朱孔于;文献娜;李加林;张开敏;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金沂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徐荣荣 |
地址: | 276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木薯 发酵 蒸馏 堵塞 高效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木薯发酵醪液蒸馏无堵塞高效换热设备,涉及木薯发酵醪液蒸馏装置领域,包括:主体;蒸汽出口;出料管;包括有换热机构;排料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换热机构,木薯发酵醪液通过斜块的内部并对转板进行冲击,从而带动转柱转动,转板转动将醪液进行洒开的操作,转柱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板转动,第一搅拌板转动并对下落至主体内壁底端的木薯发酵醪液进行搅拌的操作,同时加热板工作,并对主体内壁底端的木薯发酵醪液进行加热操作,从而进行蒸馏的操作,通过此结构有利于进入主体内部的醪液进行洒开的操作,从而有利于提高装置对木薯发酵醪液的蒸馏效率和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薯发酵醪液蒸馏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木薯发酵醪液蒸馏无堵塞高效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木薯,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耐旱抗贫瘠,广泛种植于非洲、美洲和亚洲等100余个国家或地区,是三大薯类作物之一,热区第三大粮食作物,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被称为“淀粉之王”,是世界近六亿人的口粮;另外,木薯具有粗生易长、容易栽培、高产和四季可收获等优良特性,中国于19世纪20年代引种栽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以及海南省等地,其中以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栽培面积最大;随着木薯产业的发展,木薯用途逐渐多样化,作为饲料、淀粉、燃料乙醇等工业原料,木薯有食用和工业型木薯。
目前的木薯发酵醪液蒸馏换热设备在使用时,换热效率较低,进而导致发酵醪液的蒸馏效率降低,同时木薯发酵醪液蒸馏换热设备在使用时,在对装置内部的蒸馏剩余物进行排出时,易导致出料管发生堵塞的情况,从而降低了蒸馏剩余物的排出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装置换热效率低和出料管易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木薯发酵醪液蒸馏无堵塞高效换热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木薯发酵醪液蒸馏无堵塞高效换热设备,包括:
主体;
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设置于主体的顶端;
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设置于主体的底端,并贯穿至主体的内部,所述出料管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盖;
换热机构,设置于主体的一端,并延伸至主体的内部,用于提高主体使用时的换热效率;
排料机构,设置于主体的底端,并延伸至出料管的内部,用于出料管排料时,对蒸馏剩余物进行搅拌打散的操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机构由进料单元、摆动单元、传动单元和搅拌单元组成,所述进料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一端,并延伸至主体内部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设置有斜块,所述进料管的外壁套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位于主体的内部,且所述固定盘的两端设置有与主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摆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固定盘底端的转杆,所述转杆通过轴承与固定盘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底端设置有锥台,所述锥台的外壁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锥台的外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锥台底端的转柱,所述转柱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螺纹板,所述转柱的底端通过轴承与主体的内壁底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设置在转柱外壁的第一搅拌板,所述第一搅拌板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转柱的外壁,且所述第一搅拌板位于螺纹板的下方,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机构由转动单元、联动单元、卡合单元和击打单元组成,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底端的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L型杆,所述第一L型杆的顶端设置有贯穿至主体内部的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柱与转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柱通过轴承与主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金沂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市金沂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9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