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9201.1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贺;孟祥鹏;张晓平;纪佳慧;刘世达;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F16/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竹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6 | 代理人: | 彭一波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标准图片序列;基于预设人脸检测模型以及预设目标跟踪模型处理所述标准图片序列,以得到连续的人脸图像序列;根据预设参数评分算法在所述人脸图像序列中选取目标人脸图像,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为所述人脸图像序列中分数最高的人脸图像;在预设的人脸图像库中查找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当所述预设的图像数据库中包括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时,输出人脸识别通过的比对结果。通过预设人脸检测模型和预设目标跟踪模型对人脸图像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人脸信息获取的准确度,提升人脸识别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公共设施发展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城市公共设施往往面临高峰时段接待人数大量的情况,因此常常产生高峰时段人员在公共设施处排队等待通过的现象。在排队场景下既要快速处理任务保证人流通畅,又要准确报警异常情况保证公共安全。
排队场景下的抓拍任务往往是以识别行人身份、报警非法身份为主要目的。现有技术通过闸机限制排队人流通过,同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检测行人身份。
人脸检测为保证精准性需要被检人员稳定停留在摄像头前一段时间,往往要配合闸机或者安检人员阻拦排队队伍,导致排队前进缓慢,不便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所述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
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标准图片序列;
基于预设人脸检测模型以及预设目标跟踪模型处理所述标准图片序列,以得到连续的人脸图像序列;
根据预设参数评分算法在所述人脸图像序列中选取目标人脸图像,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为所述人脸图像序列中分数最高的人脸图像;
在预设的人脸图像库中查找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当所述预设的图像数据库中包括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时,输出人脸识别通过的比对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标准图片序列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切帧处理,以得到连续的初始图片序列;
对所述初始图片序列进行预设标准化处理和预设滤波处理,以得到图片尺寸相同的标准图片序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预设的人脸检测模型为RetinaFace人脸检测模型,所述预设目标跟踪模型为KCF人脸跟踪模型,基于预设人脸检测模型以及预设目标跟踪模型处理所述标准图片序列,以得到连续的人脸图像序列的步骤,包括:
将标准图像序列中每相邻两帧标准图像划分为一个备用图像组合,得到图像组合序列,其中,每个备用图像组合均包括前一帧图像和后一帧图像,每个备用图像组合的后一帧图像与后向邻接的备用图像组合的前一帧图像重合;
分别针对每个备用图像组合执行替换处理步骤,得到人脸图像序列;
其中,对每个备用图像组合执行替换处理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RetinaFace人脸检测模型获取第一标准图像和第二标准图像中的初始人脸信息,其中,所述初始人脸信息包括第一人脸边界框和第一人脸关键点,所述第一标准图像为所述前一帧图像,所述第二标准图像为所述后一帧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9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
- 下一篇:异常音的发生部位确定方法以及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