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站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9066.0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鹏;姜乐;李勇胜;韩盎;韩振华;耿加新;原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建投晋东南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吴朝阳 |
地址: | 048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农村 污水处理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站,包括:多级污水处理池;其被配置有内胆和外框,所述多级污水处理池包括:固化微生物载体菌柱,其设置在多级污水处理池中,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菌柱包括有第一微生物固载区和第二微生物固载区;其中,第一微生物固载区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微生物固载区的外围,第一微生物固载区被配置为固载好氧型微生物群,第二微生物固载区被配置为固载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群。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中的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站通过固化微生物载体菌柱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有用菌浓度高,污水处理效果好,无臭气臭味污染,绿色环保,设备自动化控制,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人力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站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是农村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其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措施,这使得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及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
村镇污水处理现状存在管网覆盖率低、污水排放量增长、缺乏后期维护养护、缺乏资金投入等问题,污水来源:污染面广,分散不易收集,污水成分复杂,地区差异较显著,悬浮物、有机物、氮磷浓度较高,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复杂、培养周期长、污泥产量大、污染空气,不适用于村镇污水处理。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模块一体化污水处理站,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站,其采用微生物载体菌柱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比传统的烧结更可靠,更能让微生物休眠在载体颗粒中不流失,释放有用菌浓度是污泥法中有用菌几百倍,溶解氧可达5-8μmol/L,能够极大的减少污泥的产生,减少臭味,绿色环保,通过设备管理模块进行控制管理,可根据设定的工艺参数要求自动控制设备启停,能够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人力浪费、增强可靠性。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其通过控制一级好氧池中的各参数,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站,包括:
多级污水处理池;其被配置有内胆和外框,所述多级污水处理池包括:
固化微生物载体菌柱,其设置在所述多级污水处理池中,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菌柱包括有第一微生物固载区和第二微生物固载区;
其中,所述第一微生物固载区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微生物固载区的外围,所述第一微生物固载区被配置为固载好氧型微生物群,所述第二微生物固载区被配置为固载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群。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微生物固载区包括:第一微生物固载部、第二微生物固载部、第三微生物固载部、第四微生物固载部、以及第五微生物固载部;
其中,所述第一微生物固载部、第二微生物固载部、第三微生物固载部、第四微生物固载部、以及第五微生物固载部被配置为固载不同菌属的好氧型微生物群;
所述第二微生物固载区包括:第六微生物固载部和第七微生物固载部,所述第六微生物固载部被配置为固载细菌界的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群,所述第七微生物固载部被配置为固载真菌界的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群。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多级污水处理池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沸石滤池和产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建投晋东南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建投晋东南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9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