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生物芯片及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5415.1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5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戴良;戴昕辉;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国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亿联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25 | 代理人: | 雷迪 |
地址: | 214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酸 检测 微流控 生物芯片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生物芯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生物芯片及生产工艺,通过设置切刀、下料管、压板、圆扣杆、固定扣、推杆和下料滑板;机械臂带动压板靠近底座顶面的芯片板,圆扣杆的底部插入芯片板上的固定孔内将芯片板固定,圆扣杆滑向安装槽内,配合固定扣,将圆扣杆固定,切刀对芯片板进行切割,生物芯片落入下料管内包装,机械臂带动切割完成的芯片板移动到下料滑板处,推杆碰撞下料滑板的侧壁,将圆扣杆释放,圆扣杆在一号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下滑动,使得圆扣杆发生震动,将芯片板震下落到下料滑板,完成了对芯片板的抓取切割和废料的下料工作,生物芯片的分散包装工作,便于工作人员挑选具有瑕疵的生物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生物芯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生物芯片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微流控生物芯片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元素集成到芯片上,自动完成的全过程;微流控芯片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消耗试样和试剂极少、分析速度成十倍上百倍地提高等特点,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上百个样品的同时分析,并且可以在线实现样品的预处理及分析全过程,在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开号为CN106190829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高精度排列及检测的微流控生物芯片,由盖片层和载片组成,在盖片层上开设有加液区、细胞排列微通道、入射光纤、导出光纤或微型光电检测器、流体扩张区、细胞检测区和液体排液区;经荧光染色的细胞由加液区进入微通道,经过细胞排列微通道,高精度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经流体扩展区减速,依次通过细胞检测区;激光由入射光纤引入细胞检测区,依次照射待检测细胞,激发荧光,被激发的荧光经导出光纤导出或由微型光电检测器进行光电转化并导出,进行信号分析,实现对细胞精确检测,经检测后的细胞样本液由液体排出区流出进行灭活等处理;本发明可实现细胞的高精度排列及精确、便携式检测,在生物医学及食品科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潜力。
现有的生物芯片在生产出来时,将多个芯片混装到同一个包装袋内,当生产中出现一个编号的生物芯片有瑕疵时,需要将全部包装袋内的该编号的生物芯片挑出,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甚至造成整袋的芯片报废。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生物芯片及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生物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密封盖;所述芯片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孔洞通道,所述芯片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加样口,所述加样口连通孔洞通道,所述加样口靠近孔洞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纳米荧光探针,所述芯片本体靠近加样口的一端侧面固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外壁与加样口的内壁螺纹配合;通过将密封盖与芯片本体的加样口螺纹配合,提高了对芯片本体的密封效果,降低了添加的液体飞溅处芯片本体,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
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生物芯片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适用于上述的微流控生物芯片,且生产工艺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胶与B胶按10:1的比例加入真空脱泡搅拌机中,进行真空均匀搅拌混合;
S2:将搅拌混合好的胶加入成型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待芯片板冷却凝固后;
S3:将芯片板移动到传送带上,对芯片进行打孔,再对芯片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处理;
S4:芯片板被传送带带到下料装置上,机械臂将传送到底座顶部的芯片板抓取,芯片板被送到切割板的顶部,切刀将芯片板上的生物芯片切下,生物芯片被对应的多个下料管分开落下,将芯片进行分散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国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国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5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