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氧水解酸化原理提高石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4746.3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5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袁维波;刘燕萍;魏亮亮;赵维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C02F3/02;C02F103/3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王艳萍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水解 酸化 原理 提高 石化 废水 生化 方法 | ||
一种利用微氧水解酸化原理提高石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它涉及提高石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石化废水预处理方法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水解产酸菌的富集驯化;二、石化废水的微氧水解酸化;三、泥水混合液的后续处理。本发明的石化废水经微氧水解酸化处理15~20天后,出水的COD降低了41.1%~66.5%,B/C值提高为原来的2.27~2.64倍,B/C值达到0.34~0.39,实现了石化废水的可生化处理,可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氧水解酸化原理提高石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化废水是指在石油的精炼、分馏、合成、裂解等生产加工环节产生的大量有机废水,此类废水通常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水量波动大、可生化性较低的特点,因而难以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在众多的石化废水处理技术中,生物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是石化废水处理中最有前景的处理工艺。但由于石化废水高毒性、低生物降解性的特点,因此通常在生物处理法前需要对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水解酸化工艺常被用作难降解生物降解废水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水解酸化的作用是将难降解的复杂大分子,如芳香烃或杂环物质,转变为小分子有机酸和醇类等易生物降解有机物。但由于石化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传统的水解酸化工艺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有限,无法实现废水可生化性的有效提高,进而限制了石化废水的后续进一步处理。
申请号为201510864013.8的中国专利《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石化废水预处理工艺》通过将有机石化废水酸化至pH为4~5,再加热至80~95℃,使硅酸盐沉淀后,之后在上清液中加入铁铜片进行微电解,并将后续废水pH调节至酸性后,加入双氧水反应,后续再采用三维电芬顿处理,之后加入絮凝剂进行固液分离,结合紫外线和过硫酸盐进行光催化氧化。该方法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中间过程消耗大量药剂,成本较高,且产生固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申请号为201710037393.7的中国专利《一种石化碱渣废水的处理方法》通过将石化碱渣废水的pH调节至7~12后,静置除去有机层,之后将预处理废水在有氧条件下通入填装有树脂光催化剂的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进行处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树脂光催化剂的成本较高,且对有机层未进行妥善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申请号为202010227741.9的中国专利《一种提高石化废水可生化性的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将脱水干化污泥与铁、锰、铜和镍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通过高温烧结后得到多孔型复合材料,然后将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催化臭氧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预处理,以实现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较高能耗,且废水预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铜、铁等重金属离子的残留,进而对后续微生物的活性造成抑制。
基于石化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高毒性和低生物降解性问题,以及以上专利文献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可以快速解除石化废水毒性、强化废水水解产酸特性、提高石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能耗较低、外加药剂量较少、处理成本较低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石化废水预处理方法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微氧水解酸化原理提高石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微氧曝气,以提高兼性水解菌和产酸菌的代谢功能,进而促进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使其分解产生小分子有机酸和醇类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生物降解工艺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的利用微氧水解酸化原理提高石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4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