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白酒来源微生物新种BJN0001及其在代谢葡萄糖生产乙醇和丁酸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4309.1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友强;孙宝国;张春生;杜秉昊;赵志刚;李秀婷;黄明泉;赵东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7/06;C12P7/52;C12R1/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酒 来源 微生物 bjn0001 及其 代谢 葡萄糖 生产 乙醇 丁酸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菌属Clostridium btbubcensis BJN0001新种的鉴定及其在代谢葡萄糖合成丁酸和乙醇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C.btbubcensis BJN0001,具有代谢葡萄糖同时合成丁酸和乙醇的能力,产量分别为2.04±0.10g/L和1.52±0.24g/L。本发明提供的优质微生物新种资源,为白酒酿造过程高产风味物质的功能微生物提供了优选的微生物资源,为提升白酒的风味和品质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白酒来源微生物新种Clostridiumbtbubcensis BJN0001及其在小分子脂肪酸丁酸和乙醇生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白酒中乙醇和水的含量约占白酒总量的98%,风味物质占总量的2%左右,是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对白酒的品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这些微量成分有2000多种,包括酯类、醇类、酸类、醛酮类、杂环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等。在2021年发布的GB/T 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浓香型白酒引言中添加了酯和有机酸是白酒中重要的呈香、呈味物质,在自然条件下,有机酸和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应,在一定时间内,有利于产品质量风格趋于稳定,口感更加醇厚。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脂肪酸及其酯类物质的产生不稳定,这导致白酒发酵生产的品质不稳定,影响了优级酒的生产效率。有研究报道,在浓香型白酒中梭状芽孢杆菌属对中短链小分子脂肪酸如丁酸、己酸的产生具有重要贡献。因此研究窖泥微生物对白酒风味酸和酯类物质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窖泥的特殊环境,其中富含的微生物大多是厌氧或极度厌氧的微生物,培养条件较为苛刻。因此,到目前为止,窖泥中仍存在很多未分离的微生物。因此,筛选窖泥中具有合成酸类物质的功能性微生物,可以理性调控发酵过程,促进酸类、酯类物质的原位合成,从根本上保障发酵白酒品质,丰富白酒风味物质合成的微生物资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从白酒窖泥中分离的微生物新种Clostridiumbtbubcensis BJN0001及其在代谢合成白酒发酵原料中的葡萄糖生产小分子脂肪酸丁酸和乙醇中的应用,具有代谢原料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促进白酒中有益风味酸类和醇类物质产生的特性,为白酒发酵过程酸类物质和乙醇的合成提供优选的微生物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白酒微生物新种Clostridium btbubcensis BJN0001及其在小分子脂肪酸和乙醇生产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白酒微生物新种Clostridium btbubcensis BJN0001及其在代谢葡萄糖生产小分子脂肪酸丁酸和乙醇中的应用。所述新种经全基因组测序,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及全基因组水平比较。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最为相似菌株经16S rRNA、基因组水平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基因组水平DNA-DNA杂交(DNA-DNA hybridization,DDH),序列相似度值皆在微生物新种阈值界限以外,鉴定该菌株为一株 Clostridium属的微生物新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Clostridium btbubcensis BJN0001在发酵培养条件下代谢葡萄糖合成小分子脂肪酸丁酸及乙醇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工商大学;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4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