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显示调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106.6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7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雷伟;张岩;化磊;陈彤;陈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62;G02F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喻嵘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电子设备 显示 调试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显示调试方法,所述显示屏包括:光源,包括多个用于输出蓝光光线的LED灯;量子点膜,沿光线射出方向布设于光源上方,用于将光源射出的蓝光光线转变为白光光线;显示组件,沿光线射出方向布设于量子点膜上方,用于根据白光光线输出目标色影像;其中,显示组件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至少第二区域背离光源的一侧设有能够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电连接的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能够基于控制器的控制而改变透光率,以使目标色影像对应第二区域的色坐标与对应第一区域的色坐标间的差值满足阈值要求。本发明的显示屏能够有效避免屏幕边缘漏出蓝光,提升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显示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Min LED搭配QD膜(量子点薄膜)的显示屏发光原理是由蓝光激发QD膜而产生白光,但在显示屏四周的边缘位置,Miniled发出的光容易漏出,使其未经过QD膜的激发就直接泄出,进而导致显示屏四周显示区域容易出现发蓝现象。
现有的解决方案包括采用黄色胶框,或降低显示屏周边显示区域的LED亮度。但是该两种方案的缺点是无法彻底解决周边显示区域发蓝现象,而且会带来周边显示区域发黑发暗等其他问题,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屏幕边缘漏出蓝光的显示屏、具有该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以及用于调试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的显示调试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显示屏包括:
光源,包括多个用于输出蓝光光线的LED灯;
量子点膜,沿光线射出方向布设于所述光源上方,用于将所述光源射出的蓝光光线转变为白光光线;
显示组件,沿光线射出方向布设于所述量子点膜上方,用于根据所述白光光线输出目标色影像;
其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至少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设有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电连接的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能够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而改变透光率,以使所述目标色影像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色坐标与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色坐标间的差值满足阈值要求。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个薄膜晶体管开关上均分别设置所述电致变色层。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电致变色层上设有电压型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压型开关相连,以基于所述电压型开关调整施加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的电压,进而调整所述电致变色层的透光率。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电致变色层由三氧化钨制备形成。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的边缘区域。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沿光线射出方向依次布设的:
下偏光片,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下方;
液晶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上方;
滤光片,位于所述液晶层上方;
上偏光片,位于所述滤光片上方;以及
玻璃基板,位于所述上偏光片上方,以形成屏幕。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还包括沿光线射出方向布设于所述光源上方的扩散板,所述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