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扩散板及背光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3139.7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6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熊充;柳昌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云密芯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龙莉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扩散 背光 光学系统 | ||
1.一种玻璃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反射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反射层上的扩散层,所述反射层由相互交错的低折射率材料和高折射率材料依次叠加而成,所述反射层可将某一单色光反射回所述玻璃基板,且在所述单色光射入所述反射层的入射角小于等于第一入射角时,所述反射层对所述单色光的反射率大于第一反射阈值,在所述单色光射入所述反射层的入射角大于等于第二入射角时,所述反射层对所述单色光的反射率小于第二反射阈值,所述第一反射阈值大于50%,所述第二反射阈值小于50%,所述第一入射角小于45度且小于所述第二入射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阈值大于等于70%,所述第二反射阈值小于等于30%,所述第一入射角小于等于20度且大于等于0度,所述第二入射角大于等于45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为波长在430-470纳米之间的蓝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由多个二氧化硅层和多个二氧化钛层依次叠加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为波长在430-470纳米之间的蓝光,所述反射层包括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上且厚度为130纳米的第一二氧化钛层、设于所述第一二氧化钛层上方且厚度为75纳米的第一二氧化硅层、设于所述第一二氧化硅层上方且厚度为145纳米的第二二氧化钛层、设于所述第二二氧化钛层上方且厚度为50纳米的第二二氧化硅层、设于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上方且厚度为140纳米的第三二氧化钛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三二氧化钛层上方且厚度为50纳米的第三二氧化硅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在入射角为0时,所述反射层选择性地反射所述单色光,所述反射层对与所述单色光进行白光转换时对应颜色的光进行大部分透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为蓝光,在入射角为0时,所述反射层对430-470nm波段的蓝光,反射率大于70%,对520-550nm波段的绿光和600-650nm波段的红光,反射率小于5%。
8.一种背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电路板和玻璃扩散板,所述玻璃扩散板为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扩散板,所述LED电路板发出所述单色光并安装于所述扩散板下方,所述LED电路板上相邻LED芯片之间还设置有反光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路板零间距地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下方,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为T,所述LED电路板上相邻所述LED芯片的间距为P,P与T的比值大于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扩散层上方的白光转换膜、设于所述白光转换膜上方的光学增量膜以及设置于所述光学增量膜上方的光学扩散膜,所述白光转换膜将所述扩散层输出的所述单色光转换为白光并射出至所述光学增量膜,所述光学增量膜对射入的白光进行汇聚,所述光学扩散膜将所述光学增量膜汇聚后的白光扩散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云密芯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云密芯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31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