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用混炼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2728.3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苏怀生;井垒;周国荣;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冠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61/06;C08K3/04;C08K3/06;C08K5/11;C08K5/3417;C08K5/18;C08K5/40;C08K5/47;C08K13/02;E01D1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翟超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公路 桥梁 减震 支座 混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用混炼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生胶55‑61%,炭黑30.5‑36.5%,增塑剂0‑3%,防老剂2.5‑4.5%,其它配合剂3‑5%,硫化促进剂1.5‑2.5%。本发明产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拥有优秀的粘合性能和老化性能,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用混炼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车流量也越来越大,公路网络日益密布,许多大型城市也修建了高架桥来缓解交通压力。而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污染如不能提早解决,会对于生活在其周边地区的居民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
桥梁减震支座主要起到将桥跨结构上的载荷传递到桥墩的作用,同时对桥跨结构所产的位移、扭转等变形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从而进一步保护桥跨和桥墩。早期的桥梁支座为油毛毡垫、软木、石棉、混凝土等,质量难以管控,吸震效果也差。
通常橡胶减震支座由多层橡胶层与加强板平行交替叠加组成。加强版可以提高支座的抗压强度,并使支座具备了承载负荷所需要的刚度;橡胶层使支座收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形变,并保持弹性。因此,与刚性支座相比,橡胶减震支座更容易吸收振动,减少活载对桥跨及桥墩的冲击作用。而且,橡胶减震支座的原料来源充足,加工制造容易,易于组装,使用寿命更长,还可以减少养护成本。
近年来,不断有大型城市开始建设高架桥,这些桥体的位置往往距离居民楼或办公楼比较近,对于减震支座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为迎合市场需求,亟待需要一种高性能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用混炼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针对以上问题所公开的一种高性能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用混炼胶及其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用混炼胶,按重量百分比,其由以下组分构成:
生胶 55-61%,
炭黑 30.5-36.5%,
增塑剂 0-3%,
防老剂 2.5-4.5%,
其它配合剂3-5%,
硫化促进剂1.5-2.5%;
所述其他配合剂为氧化锌、ZEH-DL、酚醛树脂和流动助剂的混合物;
所述流动助剂包括硬脂酸酯类、硬脂酸酰胺类,脂肪酸酸盐类中至少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高性能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用混炼胶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备料顺序如下:
依次为天然橡胶、炭黑、增塑剂、防老剂和其它配合剂,以及硫化促进剂;
(2)第一道混炼,将天然橡胶、防老剂和其他配合剂先投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时间约50s;投入N330炭黑,混炼约60s;将增塑剂与N774炭黑一起投入,压上顶栓进行密炼,温度达到135℃后进行上顶栓清扫;最后再混炼50-70s,或温度达到145-155℃后卸料出片,制成A混炼胶备用;
(3)第二道混炼,将A混炼胶加入硫化促进剂,混炼60-90秒,清扫后再次混炼30-60秒,保证混炼分散充分后下片备用。
所述生胶为天然橡胶,所选用牌号为越南SVR3L。天然橡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耐疲劳性能和动态性能,是制造减震产品的首选。而且天然橡胶的硫化制品的耐低温性能较好,可满足国内大部分地区温度环境下的使用。如有用于极低温度环境的需求,可以酌情添加一定量的增塑剂来进一步改善其耐低温性能。相比烟片胶和颗粒胶,其价格便宜,且性能差异不大。为保证最终产品批次间稳定性,可将不同批次的SVR3L在使用前进行掺用塑炼。
所述炭黑为N330和N774。N330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疲劳性能,而N774具有更好的回弹性能和低滞后性。可以根据最终产品的设计需求,灵活调整两者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冠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冠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27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