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1848.1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3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9;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孟超;梁挥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一主体部;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出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一光学感应区域,所述光学感应区域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光学感应区域具有一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a1;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二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a2;所述第一夹角a1或所述第二夹角a2的大小介于45‑65度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导光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提升结构强度的导光板以及应用其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上,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
显示装置中通常集成了光学感应元件,例如摄像头等。当采用LCD盲孔结构时,需要在导光板上开孔以安装光学感应元件,而盲孔与导光板边缘之间的尺寸较小,这会导致导光板中盲孔附近的局部区域结构薄弱,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的导光板结构,以提升产品抗应力能力,实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使得导光板中盲孔附近的局部区域的尺寸增加,提升导光板的结构强度,并提高显示装置的抗应力能力。
本发明一实施的导光板,包括一主体部;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出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一光学感应区域,所述光学感应区域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光学感应区域具有一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a1;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二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a2;所述第一夹角a1或所述第二夹角a2的大小介于45-65度之间。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还具有一第三端和一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三连线,所述第三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三夹角a3;所述第四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四连线,所述第四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四夹角a4;所述第三夹角a3或所述第四夹角a4的大小介于0-45度之间。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夹角或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介于50-60度之间。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三夹角或所述第四夹角的大小介于40-45度之间。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倒角。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延伸部为不连续结构,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一长度,所述导光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小于1/3。
本发明一实施的背光模组,包括一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导光板;一胶框,设置有一开口,且所述胶框环绕所述导光板;一外壳,承载所述胶框及所述导光板;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延伸部对应设置。
本发明一实施的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胶框,环绕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一开口,设置于所述胶框;一外壳,所述外壳通过所述胶框与所述显示面板粘合;一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导光板;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延伸部对应设置。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延伸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一间距S1,于所述开口之外,所述胶框与所述主体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二间距S2,其中,S1≥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1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良驾驶预警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光制热光伏发电一体化太阳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