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1206.1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宁云佳;张优;王华林;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40 | 分类号: | A61K31/40;A61P31/14;A61P29/00;A61P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金铭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烷 二硫代 甲酸 铵盐 应用 | ||
1.一种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在制备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的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降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蛋白表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降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RNA复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降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增殖滴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降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子代病毒基因组拷贝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抑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增殖。
7.一种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在制备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的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12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