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熵和置信度的不平衡数据欠采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0779.2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1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冯钰舒;冯本勇;张越;张丽萍;冯钰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钰舒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方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5 | 代理人: | 李思琼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置信 不平衡 数据 采样 方法 | ||
1.基于熵和置信度的不平衡数据欠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不平衡数据集为X,其中包含Nn个多数样本Xn和Np个少数样本Xp;
S2:计算每个多数样本的熵
S3:利用多数样本和少数样本,基于RUS训练第一个随机森林分类器f0(x);
S4:基于置信度和熵,计算经过步骤S3训练后的集合中多数样本的最终秩Ranki;
S5:用所有少数样本Xp和具有最低秩的多数样本训练下一个随机森林分类器;
S6:重复步骤S4和步骤S5,直到随机森林分类器fl(x)中的l大于L,得到由fj(x)(j=0,1,...,L)组成的集合,式中,l表示从一开始到现在累积的迭代次数,L为数据集增强迭代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熵和置信度的不平衡数据欠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201:将xi∈X的模糊隶属熵定义为
式中,k表示在欧几里得距离中最接近多数样本xi的样本数,表示最近的k个样本中多数样本的数量,表示最近的k个样本中少数样本的数量;
S202:计算每个多数样本的类确定性熵Entropycer和结构密度熵Entropystr;
S203:计算每个多数样本的熵
式中,norm为归一化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熵和置信度的不平衡数据欠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2中每个多数样本的类确定性熵Entropycer的计算方法为式中,Entropymax=-ln 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熵和置信度的不平衡数据欠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2中每个多数样本的结构密度熵Entropystr的计算方法为式中,diq=||xi-xq||(q=1,2,...,k)表示从所有类别的k个最近样本到多数样本xi的欧几里得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熵和置信度的不平衡数据欠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301:由RUS从多数样本中选择出个多数样本,也即
S302:使用所有的Np个少数样本Xp,以及步骤S301中选出的多数样本对第一个随机森林分类器f0(x)进行训练,其中,随机森林分类器可表示为fj(x)(j=0,1,...,L),式中,T为随机森林模型的树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熵和置信度的不平衡数据欠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401:计算经过步骤S3训练后的集合中每个多数样本的置信度Confin;
S402:将步骤S401计算得到的每个多数样本的置信度Confin与步骤S2计算得到的对应多数样本的熵进行加权,得到多数样本的最终秩Ranki(i=1,2,...,Nn);式中,λ为置信度和熵之间的权重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熵和置信度的不平衡数据欠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501:从具有最低的Xn中选择
S502:用所有少数样本Xp,以及步骤S501中选出的多数样本,对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钰舒,未经冯钰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7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