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0309.6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峰;姜忠爱;程思奇;沈东宸;王伟芳;樊佳琦;张桓郡;苏迅钊;张宇轩;吴邦洋;蔡子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95 | 分类号: | A01K61/95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鱼类 自动 筛选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包括:浮筒;鱼框组件,所述鱼框包括圆筒状的固定框和转动框,所述转动框套接在固定框内侧,通过转动框与固定框转动配合从而生成唯一的出鱼通路,所述出鱼通路指向与当前鱼体分类对应的独立空间;鱼类驱赶装置,所述鱼类驱赶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框的底部,且用于通过所述转动框上的栅格结构向所述转动框内部的鱼体施加定向的驱赶动作;以及控制系统。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可靠,特别是能在不离开水的情况下,进行养殖活体鱼分级管理,不仅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显著提高渔业装备机械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类采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的育苗或养殖培育过程中,我国水产养殖企业常用的分级方法一般是人工分级。首先由养殖工人将待分级的活鱼捕捞出来,依靠经验将鱼类分级,再放入不同质量的养殖鱼塘。这种分级手段需要将分级目标从鱼池捕捞出来,使其脱离水面,这么做的后果是可能对鱼体造成损伤,而且很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徒劳的浪费人力物力,并且分级效率很低。基于这种产业发展现状,水产养殖技术如今急需一种能够在水下进行自动分级操作的设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不仅能够较为精准的分级分类管理养殖鱼类,还要能够在不损伤鱼类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转,且不至于惊吓到鱼类,造成经济损失。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包括:
浮筒,所述浮筒用于控制鱼框组件在水下的深度;
鱼框组件,所述鱼框包括圆筒状的固定框和转动框,所述转动框套接在固定框内侧,通过转动框与固定框转动配合从而生成唯一的出鱼通路,所述出鱼通路指向与当前鱼体分类对应的独立空间;
鱼类驱赶装置,所述鱼类驱赶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框的底部,且用于通过所述转动框上的栅格结构向所述转动框内部的鱼体施加定向的驱赶动作,使鱼体能够由正对驱赶方向的出鱼通路游出;以及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框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鱼类驱赶装置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提取转动框内的鱼体图像信息,通过上位机对鱼体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鱼体分类结果,将所述鱼体分类结果发送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将鱼体分类结果转化为控制转动框转动的控制指令,使转动框的转动出鱼口与相应的分类出鱼口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上周向布置有一个固定进鱼口和若干个分类出鱼口,所述转动框上相对设置有一个转动进鱼口和一个转动出鱼口,当所述固定框内部的转动框发生转动时,所述分类出鱼口均能够周期性的与所述转动出鱼口对接,其中所述固定进鱼口、固定进鱼口转动进鱼口以及转动出鱼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当,且所述转动进鱼口和转动出鱼口的两侧分布有栅格结构,且所述栅格通过转动框底部的栅格结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鱼类驱赶装置包括若干等间隔设置的底板,各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固定,所述第一转轴穿过各底板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转轴穿过各底板的下部位置;
任意两底板之间的第一转轴上均固定连接第一连杆,任意两底板之间的第二转轴上均固定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杆的自由端通过第三连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连接柔性毛刷;
当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时,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此时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杆末端的柔性毛刷周期性的由栅格进入转动框内部再离开。
进一步地,所述鱼类驱赶装置的底板数量与鱼框上的栅格数量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