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0309.6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峰;姜忠爱;程思奇;沈东宸;王伟芳;樊佳琦;张桓郡;苏迅钊;张宇轩;吴邦洋;蔡子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95 | 分类号: | A01K61/95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鱼类 自动 筛选 系统 | ||
1.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筒(1),所述浮筒(1)用于控制鱼框组件(2)在水下的深度;
鱼框组件(2),所述鱼框组件(2)包括圆筒状的固定框(201)和转动框(202),所述转动框(202)套接在固定框(201)内侧,通过转动框(202)与固定框(201)转动配合从而生成唯一的出鱼通路,所述出鱼通路指向与当前鱼体分类对应的独立空间;
鱼类驱赶装置(3),所述鱼类驱赶装置(3)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框(202)的底部,且用于通过所述转动框(202)上的栅格结构向所述转动框(202)内部的鱼体施加定向的驱赶动作,使鱼体能够由正对驱赶方向的出鱼通路游出;以及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框(202)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鱼类驱赶装置(3)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提取转动框(202)内的鱼体图像信息,通过上位机对鱼体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鱼体分类结果,将所述鱼体分类结果发送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将鱼体分类结果转化为控制转动框(202)转动的控制指令,使转动框(202)的转动出鱼口(2022)与相应的分类出鱼口(2012)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01)上周向布置有一个固定进鱼口(2011)和若干个分类出鱼口(2012),所述转动框(202)上相对设置有一个转动进鱼口(2021)和一个转动出鱼口(2022),当所述固定框(201)内部的转动框(202)发生转动时,所述分类出鱼口(2012)均能够周期性的与所述转动出鱼口(2022)对接,其中所述固定进鱼口(2011)、固定进鱼口(2011)转动进鱼口(2021)以及转动出鱼口(2022)的形状和大小相当,且所述转动进鱼口(2021)和转动出鱼口(2022)的两侧分布有栅格结构,且所述栅格通过转动框(202)底部的栅格结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驱赶装置(3)包括若干等间隔设置的底板(301),各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转轴(302)和第二转轴(303)固定,所述第一转轴(302)穿过各底板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转轴(303)穿过各底板的下部位置;
任意两底板(301)之间的第一转轴(302)上均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04),任意两底板(301)之间的第二转轴(303)上均固定连接第二连杆(305),所述第一连杆(304)和第二连杆(305)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连杆(304)的自由端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杆(305)的自由端通过第三连杆(306)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06)的上端连接柔性毛刷(307);
当所述第一转轴(302)和第二转轴(303)同步转动时,分别通过第一连杆(304)和第二连杆(305)带动第三连杆(306)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此时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杆(306)末端的柔性毛刷(307)周期性的由栅格进入转动框(2)内部再离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驱赶装置(3)的底板(301)数量与转动框(202)上的栅格数量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防水电机(401),所述防水电机(401)与主动齿轮(40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402)与从动齿轮(403)啮合,所述从动齿轮(403)固定在第一转轴(302)或者第二转轴(3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02)和第二转轴(303)均穿过底板(301)的中心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鱼类自动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底板(301)通过固定螺栓(308)与转动框(202)下部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3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