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儿科护理用静脉输液管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0268.0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6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李玲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楠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儿科 护理 静脉 输液 管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儿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儿科护理用静脉输液管理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稳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环;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在稳定环的内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稳定环之间相互适配,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螺纹筒。本发明通过推杆将活动环推到活动槽的内部,然后挂在安装柱和安装环的表面进行限位固定,继而通过推动推杆将活动环推入到上方的活动槽内部进行限位,保证了输液瓶能够稳定的放置到安装环的表面,防止了儿童在输液时晃动输液瓶晃倒的问题,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儿科护理用静脉输液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童主要以系统划分呼吸、消化、循环、神经、血液、肾脏、内分泌、遗传代谢、免疫及新生儿医学等,此外还有传染病和急救医学等,虽然在分类上与内科相似,但是其研究内容及内在规律与成人差别颇大,不能混淆或替代,儿科学属临床医学的学科,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它是一门研究小儿-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儿科学研究从胎儿到青春期儿童有关促进生理及心理健康成长和疾病的防治,有儿童保健、呼吸、心血管、血液、肾脏、神经、内分泌与代谢、免疫感染与消化、急救以及小儿外科等专业,每个专业学科又和基础医学某些学科有密切联系,如生理、生化、病理、遗传以及分子生物学等,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等,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回顾其历史,始于17世纪,但巨大进步主要发生于20世纪,在此期间有那些重大的发明呢,我们可以输液、导管与敷料的历史回顾,了解到这些发明是如何改善病患的生存空间与照护品质。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国家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开展危重症生命体征监测、标本采集、体重营养定期采集分析,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儿科护理时会用到输液管理装置,但是现有的输液管理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需要经常性的更换输液瓶,但是输液瓶在挂钩时,由于医护人员的身高高度不够高,导致挂输液瓶时特别的麻烦,且在挂输液瓶时没有对输液瓶进行限位固定,在输液时的儿童在输液时容易乱动将输液瓶晃倒,安全性有待提高,且儿童在输液时手臂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限位,因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儿科护理用静脉输液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输液管理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需要经常性的更换输液瓶,但是输液瓶在挂钩时,由于医护人员的身高高度不够高,导致挂输液瓶时特别的麻烦,且在挂输液瓶时没有对输液瓶进行限位固定,在输液时的儿童在输液时容易乱动将输液瓶晃倒,安全性有待提高,且儿童在输液时手臂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限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儿科护理用静脉输液管理装置,包括:
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稳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楠,未经张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