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体态识别的汽车拍照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45316.7 | 申请日: | 2022-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9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3/611 | 分类号: | H04N23/611;H04N23/695;H04W4/40;H04W84/12;H04M1/72403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体态 识别 汽车 拍照 方法 系统 车辆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体态手势识别的汽车拍照技术,涉及智能汽车控制,车机中控屏或手机端触发车外拍摄命令发送至车机中控模块,自动变速箱控制模块反馈当前档位和车速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启动打开摄像头在预定范围内动态捕捉目标图像,将获取图像传输至处理器与预先存储的体态手势进行比较识别,并向中控模块反馈识别结果,如果目标图像体态手势与预存的体态手势一致,中控模块发送车灯控制命令触发车身控制器控制车灯灯光闪烁,触发摄像头模块在车灯闪烁预定时长后启动拍照,拍摄的照片存储至车机存储模块。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智能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利用车辆自身的摄像头自动拍摄车外的风景、人物等。
背景技术
当前以人的形体、体态、动作为特征的体态识别技术开始不断突破,准确率不断提升,并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在汽车领域中,人车交互的方式在不断变化,而在最近几年,这种趋势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仅仅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交互方式也开始从最早的实体按键,转向包含按键、触屏以及语音等等方式在内的多维交互方式。手势识别控制与体态识别控制正在成为一种更值得期待的车内交互方式,比如通过不同的手势,手势交互可以实现接挂电话、调节音量、选择歌曲、控制导航、控制车辆(空调、座椅、窗户等)等功能,还包括主驾和副驾、后排乘客交互的多种场景。
对于车外的应用场景的探究,却非常少。比如公开号:CN206568977U,名称为“车载手势控制装置及车辆”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到利用至少一台相机从多个角度采集驾乘者的手势数据,仅是对车内的用户手势进行识别,对于车外的识别和应用却未有明确。
公开号CN112153264A,名称“一种汽车驾驶中的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中的拍摄方法,设置一拍摄装置;交互系统通过所述雷达芯片采集手势3D点云数据;重新生成手势模型;识别出新的手势控制指令;根据新的手势控制指令对光场相机进行拍摄控制;通过光场相机获取实时图像。可实现低光和高速移动下,确保拍摄图像清晰。其通过安装在汽车内的交互系统采集使用者的拍摄控制手势,从而及时控制安装在汽车外顶部的光场相机对移动中的景物进行拍摄,有效解决高速移动下拍照模糊的问题。不能识别车外的体态和手势实现通过车外的体态手势对拍照的远程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智能汽车开发车外拍照功能,深入到出游时的车外拍照场景,通过车机摄像头捕获图像、自动识别图片的能力,结合车机灯光、喇叭的反馈,实现用户在车外使用车机摄像头即可便捷拍照;通过局域网的数据传输能力,实现用户在车外即可快速浏览车机拍摄的照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体态手势识别的汽车拍照方法,包括步骤,车机中控屏或手机端触发车外拍摄命令发送至车机中控模块,自动变速箱控制模块反馈当前档位和车速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启动打开摄像头在预定范围内动态捕捉目标图像,将获取图像传输至处理器与预先存储的体态手势进行比较识别,并向中控模块反馈识别结果,如果目标图像体态手势与预存的体态手势一致,中控模块发送车灯控制命令触发车身控制器控制车灯灯光闪烁,触发摄像头模块在车灯闪烁预定时长后启动拍照,拍摄的照片存储至车机存储模块。
进一步地,车机WLAN与手机WLAN之间通过热点连接,车机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照片推送到手机端预览下载。
进一步地,捕捉目标图像及识别体态手势的预定范围为以摄像头为中心的S区域,根据公式S=nπR2/360-nπr2/360确定区域S,其中,R为摄像头能拍摄出的最远距离,r为无遮挡的最近距离,n为摄像头水平视场角视场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5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