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胸腔镜下胸外科组织折叠循环式缝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5250.1 | 申请日: | 2022-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6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昆;闫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0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赵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镜 胸外科 组织 折叠 循环 缝合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镜下胸外科组织折叠循环式缝合器,包括:保护壳、动力导管、旋转套、转轴Ⅰ、蜗杆Ⅰ、左蜗轮、右蜗轮、左半缝合钳瓣、右半缝合钳瓣、缝合动力驱动机构Ⅰ、缝合动力驱动机构Ⅱ、左半缝合针、右半缝合针、缝合线、滑动套管、固定滑道、齿轮壳、齿轮Ⅰ、齿轮Ⅱ、电机。本装置采用在缝合钳瓣内部进行蜗轮蜗杆自驱动式环周循环转动缝合针,使得缝合针能够在缝合钳瓣内极小空间区域进行弧形转动循环穿插缝合,只需控制本装置整体移动即可保证对待缝合组织的全部区域进行缝合。无需交替控制缝合针进行S型交替穿插,只需缝合针在钳瓣区域内循环转动穿插组织即可完成缝合,操作简单,极大的提高了缝合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胸腔镜下胸外科组织折叠循环式缝合器。
背景技术
胸腔镜手术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也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胸腔镜手术仅需做1~3个1.5厘米的胸壁小孔。微小的医用摄像头将胸腔内的情况投射到大的显示屏幕,等于将医生的眼睛放进了病人的胸腔内进行手术。手术视野根据需要可以放大,显示细微的结构,比肉眼直视下更清晰更灵活。所以,手术视野的暴露、病变细微结构的显现、手术切除范围的判断及安全性好于普通开胸手术。
在胸腔镜手术中,往往需要缝合身体器官或组织。在胸腔镜手术期间后者尤其复杂,因为身体器官或组件的缝合必须通过微创口来完成。在过去,通过胸腔镜手术缝合身体器官或组织是通过使用尖锐的金属缝合针来实现的,该金属缝合针在其一端处连有一定长度的缝合材料。胸外科医生使缝合针刺穿并且穿过身体组织,拉动缝合材料穿过身体组织。由于现有微创缝合装置的往复穿插缝合的速度过慢,缝合前端左右引导头切换缝合针固定的停顿间隔时间过长,为避免在切换过程中缝合针由于前端末处拉紧导致缝合线整体松脱出现缝合失败情况。缝合线每穿过一次组织都需要通过缝合线在缝合处打结,用于确保缝合线能够处于始终处于拉紧状态以及避免出现滑移情况,缝合材料的打结允许胸外科医生调节缝合材料的拉力,以适应被缝合的特定组织并控制组织的接近、咬合、连接或其它状态。对于胸外科医生来说,不论正在进行的手术程序是哪种类型,控制拉力的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
然而,在胸腔镜手术期间,由于需要穿过小的胸腔镜开口进行较难的手法和操作,上手难度大,对医生要求较高,同时现有微创缝合穿插即打结的方式十分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目前市场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使用合钉、手术夹、钳或其它紧固件克服常规缝合的缺点,然而无法在缝合针左右切换时停顿时间过长的源头上克服上述缺点。因此,需要改进缝合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设备的缺点和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合效率高的胸腔镜下胸外科组织折叠循环式缝合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胸腔镜下胸外科组织折叠循环式缝合器,包括:保护壳、动力导管、旋转套、转轴Ⅰ、蜗杆Ⅰ、左蜗轮、右蜗轮、左半缝合钳瓣、右半缝合钳瓣、缝合动力驱动机构Ⅰ、缝合动力驱动机构Ⅱ、左半缝合针、右半缝合针、缝合线、滑动套管、固定滑道、齿轮壳、齿轮Ⅰ、齿轮Ⅱ、电机;
保护壳、动力导管、旋转套依次连接,保护壳上铰接有转轴Ⅰ,转轴Ⅰ上套设有蜗杆Ⅰ,左蜗轮、右蜗轮铰接在保护壳内且对称啮合在蜗杆Ⅰ两侧,左蜗轮、右蜗轮分别连接有左半缝合钳瓣、右半缝合钳瓣,缝合动力驱动机构Ⅱ、缝合动力驱动机构Ⅰ分别设置在左半缝合钳瓣上前后位置,左半缝合钳瓣上上设置有滑动套管,右半缝合钳瓣上设置有固定滑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5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