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修复砂浆的绝热温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5085.X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4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杨佳奇;王瑞骏;李炎隆;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弓长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修复 砂浆 绝热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修复砂浆的绝热温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振动台,振动台上面设置有绝热保温桶,绝热保温桶内设置有搅拌桶,绝热保温桶的顶部设置有绝热保温桶盖,绝热保温桶盖上设置有电机卡槽,电机卡槽上设置有电机,电机连接有金属轴,金属轴穿过绝热保温桶盖伸入搅拌桶内,金属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桶的内壁及底部均设置有无线电子测温器,绝热保温桶通过管道A连接有水箱,绝热保温桶通过管道B与湿度调节器连接,绝热保温桶通过管道C连接有温度调节器,绝热保温桶通过管道D连接有空压机。本发明解决现有装置无法模拟真实环境下的温度、湿度、气压进行试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砂浆的绝热温升装置技术领域,涉及快速修复砂浆的绝热温升试验装置,还涉及快速修复砂浆的绝热温升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DL/T5150-201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介绍,绝热温升试验仪器包括绝热控制箱和控制记录仪两部分组成,混凝土材料分两次浇筑完成,且材料由人工捣实,温度记录测量间隔时间为0.5h,24h后每1h记录一次,7d后3-6小时记录一次,试验历时28d(或根据需要确定天数)结束。
快速修复砂浆升温、凝固速度快,0.5h间隔的测温条件无法得到试验的准确结果,且快速修复砂浆价格较高,使用大体积分次浇筑砂浆试件材料提高了试验成本,人工捣实也给试验增加了试验操作误差,原有装置的试验要求结束的时间过长,不适合快速修复砂浆的数据获取。现有试验装置的可模拟环境也太过单一,所获得的试验温度、湿度、气压等条件均是与试验室的环境条件相同,容易受到季节,气候,地理条件的影响。而快速修复水泥普遍用于水利工程建筑物的修补工作,需要在各种气候下也可以得到准确的试验数据,因此,亟需研究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下检测快速修复砂浆绝热温升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快速修复砂浆的绝热温升试验装置,解决现有装置无法模拟真实环境下的温度、湿度、气压进行试验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快速修复砂浆的绝热温升试验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快速修复砂浆的绝热温升试验装置,包括振动台,振动台上面设置有绝热保温桶,绝热保温桶内设置有搅拌桶,绝热保温桶的顶部设置有绝热保温桶盖,绝热保温桶盖上设置有电机卡槽,电机卡槽上设置有电机,电机连接有金属轴,金属轴穿过绝热保温桶盖伸入搅拌桶内,金属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桶的内壁及底部均设置有无线电子测温器,绝热保温桶通过管道A连接有水箱,绝热保温桶通过管道B与湿度调节器连接,绝热保温桶通过管道C连接有温度调节器,绝热保温桶通过管道D连接有空压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管道B上设置有湿度调节器控制阀门,管道C上设置有温度调节器控制阀门,管道D上设置有空压机控制阀门,湿度调节器控制阀门、温度调节器控制阀门、空压机控制阀门和无线电子测温器均与控制记录仪连接。
管道A上按照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水管阀门、水流流量计。
搅拌叶片为3层。
搅拌桶通过保温桶固定螺栓与绝热保温桶内壁连接。
绝热保温桶的外壁设置有隔热外壳,隔热外壳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玻璃纤维层、铝箔层。
无线电子测温器为5个,搅拌桶的底部1个,搅拌桶的侧壁沿其圆周均匀的设置4个。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快速修复砂浆的绝热温升试验方法,采用快速修复砂浆的绝热温升试验装置,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水管阀门、湿度调节器控制阀门、温度调节器控制阀门及空压机控制阀门关闭,并检查密封性;
步骤2,在控制记录仪内输入试验要求的气压、湿度、温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5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i-Mo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双支残差特征融合去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