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降噪睡枕及其降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2076.5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2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成凤娇;沈洋;李琰彬;姬军鹏;路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A47G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降噪睡枕 及其 方法 | ||
1.主动降噪睡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7),所述枕头本体(7)外侧设置有多个初级麦克风(1),在多个所述初级麦克风(1)对应设置有扬声器(2)、误差麦克风(3),所述初级麦克风(1)用于收集环境中的噪音信号和鼾声信号,所述扬声器(2)用于发出与环境噪声相抵消的声音信号,所述误差麦克风(3)用于收集没有被抵消的噪音信号;所述枕头本体(7)中心处设置有处理器(4),所述枕头本体(7)底部设置有电池组(5),所述电池组(5)与初级麦克风(1)、扬声器(2)、误差麦克风(3)、处理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麦克风(1)包括五个,所述枕头本体(7)两侧、顶部及处理器(4)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初级麦克风(1),所述误差麦克风(3)、扬声器(2)依次设置在初级麦克风(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麦克风(1)、误差麦克风(3)、扬声器(2)之间间隔至少为2cm。
4.主动降噪睡枕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假设一个初级麦克风(1)采集的噪音信号为zi(n)=[zi(n),zi(n-1),…,zi(n-L+1)]T(i=1,2,…,5),则5个初级麦克风(1)采集的总噪声信号为:Z(n)=diag(z1(n),z2(n),…,z5(n)),5个扬声器(2)输出为N(n)=[N1(n),N2(n),…,N5(n)]T,且其满足N(n)=M(n)ZT(n),M(n)为自适应滤波器权矢量矩阵;
步骤2、假设初级麦克风(1)的噪声传递至误差麦克风(3)处的信号为h(n)=[h1(n),h2(n),…,h5(n)]T,长度与z(n)一致,误差麦克风(3)处的误差为a(n)=h(n)+Q(n)N(n),Q(n)表示扬声器(2)的抵消声传递至误差麦克风处的过程,qij(n)表示次级声通道;
步骤3、根据步骤1、2可得误差函数为:
a(n)=h(n)+Q(n)ZT(n)M(n)
步骤4、总误差目标函数为构造函数根据最陡下降法可得主动降噪控制算法:M(n+1)=M(n)-2μaT(n)b(n),其中bij(n)=qij(n)z(n),i∈[1,5],j∈[1,5];μ是收敛因子b(n)为滤波信号矩阵;
步骤5、对步骤4中次级声通道qij(n)进行近似估计,并利用主动降噪控制算法进行降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降噪睡枕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qij(n)的估计方法为:
假设第i个扬声器(2)发出的随机噪声为Ei(n),第j个误差麦克风(3)接收到的信号为Lij(n),随机噪声的自适应滤波公式为:其中nij(n)为滤波后的信号,和Lij(n)的误差为Aij(n)=Lij(n)-nij(n),根据最陡下降法原理可得滤波器权重的递推公式为:qij(n+1)=qij(n)+2σAij(n)Ei(n),其中σ为收敛因子,当相邻时刻滤波器权重变化不大时,将qij(n)为最佳次级声通道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20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拮抗菌株JYC 314及其应用
- 下一篇:离子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