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支撑轴力补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0458.4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方兴杰;孙旻;韩磊;吴剑秋;袁青云;冉岸绿;熊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B66F3/00;B6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补偿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支撑轴力补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承插套管,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一开口端,承插套管开设有连通于承插套管的内空腔的第一取件孔;插接套管,其具有相对的第二开口端和第二安装端,第二开口端可活动地插设于第一开口端中,第二开口端的外壁与第一开口端的内壁间隙设置,第二开口端内安装有承压板;设置于承插套管内的电动千斤顶,可拆卸地支撑于承压板和第一安装端之间;限位套环,位置可调地套设于第二安装端且支抵于承插套管的第一开口端的端面;轴力传感器,安装于钢支撑;以及控制器,连接于电动千斤顶和轴力传感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基坑钢支撑预加轴力施加方式存在成本高,全程不能拆除,且预加轴力损失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支撑轴力补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中内支撑可选择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一次浇注成型,刚度大,可有效控制基坑的变形。由于建筑行业低碳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内支撑使用绿色、可周转的钢支撑是必然选择,钢支撑由于材料刚度小,单纯依靠材料的刚度满足不了基坑的变形要求,钢支撑大多数需要预加轴力提高刚度,预加力施加方式有自动伺服系统、千斤设置在在支撑的装置、千斤顶和钢楔装置、保力盒等。自动伺服系统、千斤设置在支撑的装置,一个装置对应一个支撑,整个支护过程不能拆除,成本高。千斤顶和钢楔装置、保力盒等装置,成本基本可接受,但是预加力损失大、基坑变形控制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钢支撑轴力补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基坑钢支撑预加轴力施加方式存在成本高,全程不能拆除,且预加轴力损失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钢支撑轴力补偿装置,包括:
用于安装于钢支撑的承插套管,所述承插套管具有相对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一开口端,所述承插套管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承插套管的内空腔的第一取件孔;
插接套管,所述插接套管具有相对的第二开口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二开口端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端中,所述第二开口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的内壁间隙设置,所述第二开口端内安装有承压板;
设置于所述承插套管内的电动千斤顶,可拆卸地支撑于所述承压板和所述第一安装端之间;
限位套环,位置可调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端且支抵于所述承插套管的第一开口端的端面;
用于采集所述钢支撑的轴力值的轴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钢支撑;以及
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电动千斤顶和轴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端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套环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限位套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端。
进一步的,所述承插套管、所述插接套管与所述电动千斤顶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套管的第二开口端开设有第二取件孔,所述第二取件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取件孔的位置相对应。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钢支撑轴力补偿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钢支撑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基坑的支护结构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两所述钢支撑同轴设置且两钢支撑的另一端之间形成间隙;
将钢支撑轴力补偿装置设置于所述间隙中,并分别将承插套管的第一安装端连接于所述钢支撑的另一端、将插接套管的第二安装端连接于另一所述钢支撑的另一端,同时将轴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钢支撑;
所述轴力传感器采集所述钢支撑的实时轴力值,控制器控制电动千斤顶伸出,所述电动千斤顶支顶承插套管以对所述钢支撑施加轴向顶推力,当所述实时轴力值适配于所述钢支撑的预加轴力时,所述控制器停止所述电动千斤顶的伸出,同时调节限位套环的位置,使得所述限位套环支抵于所述承插套管的第一开口端的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0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