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脆弱拟杆菌荚膜多糖A与PD-1及PD-L1抗体联合治疗呼吸系统肿瘤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34086.4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2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邝高波;李平;刘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K31/715;A61P35/00;C12P19/26;C08B37/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彭劲松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脆弱 杆菌 荚膜 多糖 pd l1 抗体 联合 治疗 呼吸系统 肿瘤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脆弱拟杆菌两性离子荚膜多糖与PD‑1抗体和/或PD‑L1抗体联合用药在防治呼吸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脆弱拟杆菌两性离子荚膜多糖,特别是提取自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85的脆弱拟杆菌ZY‑312的两性离子荚膜多糖与PD‑1抗体/PD‑L1抗体联用能够调节免疫细胞比例和免疫因子水平,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有效防治呼吸系统肿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脆弱拟杆菌两性离子荚膜多糖与PD-1抗体/PD-L1抗体联合用药治疗呼吸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肿瘤是指任何特征为在呼吸系统中解剖学定位为恶性细胞的疾病,包括肺癌、鼻咽癌、喉癌等。临床上常见类型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鼻咽癌与喉癌等。
头颈部鳞癌(HNSCC)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发病率居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6位,约占所有头颈部肿瘤的90%,起源于上呼吸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包括口腔、口咽部、喉咽部和喉部。HNSCC是一种具有高度免疫缺陷的肿瘤,全球每年死亡人数约31.5万,5年生存率不足40%。HNSCC发生病变的部位较为隐蔽,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常难以发现,并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七成以上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对于晚期转移或复发的患者,目前多采用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在内的综合性治疗。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总癌症死亡的18.4%,肺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都有关系,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但空气污染、职业原因造成的暴露和遗传等因素也有影响。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2000万例。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SCLC约占支气管源性肺癌的15%-20%,其特点为确诊时多已转移,治疗后易复发,预后差,约67%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有明显的肺外转移病灶,而仅有33%的局限期患者病变局限于胸腔的单一放射野内。而NSCLC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总体肺癌的85%。NSCLC发现时多为中晚期,传统治疗手段效果不佳,5年总体生存率约为16%。NSCLC以化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无论是一线治疗还是维持治疗,临床试验均证实在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可使患者受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inhibitor,ICI),是主要针对机体免疫检查点的单抗,其能够有效阻断T淋巴细胞负性共刺激信号途径,进而恢复机体的抗肿瘤作用,促使T淋巴细胞清除肿瘤细胞,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SCLC和NSCLC的热门治疗方向。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取得巨大成功,尤其是PD-1/PD-L1抗体(PD-1,Programmed Death 1,程序性死亡受体,PD-L1,ProgrammedCell Death-Ligand 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和CTLA-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抗体在黑色素瘤、肺癌、膀胱癌、CRC、霍奇金淋巴瘤等的治疗中取得革命性突破,被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如Opdivo、Keytruda和Tecentriq通过阻断细胞表面的PD-L1发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蓝根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安全气囊点爆冲击力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