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重建前检测的实孔径雷达实时角超分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2801.0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宇;杨海光;毛德庆;黄钰林;罗嘉伟;张永伟;郭德明;张寅;张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重建 检测 孔径 雷达 实时 分辨 方法 | ||
1.一种基于重建前检测的实孔径雷达实时角超分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建立实孔径雷达回波模型
基于RAR的方位扫描模式,其回波矩阵表示为:
Y=HS+E (1)
其中,表示回波数据,N和M分别表示方位向和距离向采样点数;表示目标散射系数,K表示方位向目标场景采样点数;为加性噪声;
对于第m个距离单元,回波矢量表示为:
ym=Hsm+em (2)
其中,ym、sm和em分别表示矩阵Y、S和E的第m个列向量;
导向矩阵H通过天线方向图构造为:
其中,矢量hk为雷达波束天线方向图,波束主瓣点数为L,an表示矩阵H的行矢量;
步骤二:数据自适应的重建前检测处理
基于回波模型(1),第n个方位向的回波脉冲表示为:
yn=tn+en (4)
其中,yn、tn和tn和en分别表示距离向目标矢量和加性白噪声,有效回波检测转化为假设检验问题:
其中,ymn、emn和tmn分别表示向量yn、tn和en的第m个距离单元数据,H0表示不存在目标,H1表示存在目标;
采用平均单元恒虚警检测方法对有效距离进行检测,可得有效回波采样为:
dn⊙yn=dn⊙tn+dn⊙en (6)
其中,dn表示距离向采样矢量,有dn=(d1,...,dM),d1,...,dM有0和1组成,用以表示该距离单元回波数据的有效性,其中,0表示无效,1表示有效;
在回波检测后,重采样的回波矩阵表示为:
D⊙Y=D⊙HS+D⊙E (7)
其中,D=(d1,…,dn,…,dN)T=(d′1,…,d′m,…,d′M),其中,d1,…,dn,…,dN为采样矩阵D的行向量,d′1,…,d′m,…,d′M为采样矩阵D的列向量,采样矩阵D由1和0构成,表征该位置是否为有效回波数据,⊙表示矩阵点乘运算;
检测后的第m个距离单元的回波矢量表示为:
Gmym=GmHsm+Gmem (8)
其中,检测后的回波数据可以记为Gmym=(ym1,…ymg,…,ymG)T,G表示有效数据方位维数,第m个距离单元的方位采样矩阵可通过方位采样矢量d′m得出;
步骤三:回波的数据自适应更新
根据有效采样模型(8),由第k个方位向的目标网格反射的回波数据表示为:
其中,ygm=Gmym表示重采样后的回波数据,即有效回波数据,Ω表示有效回波数据点的集合,hi表示有效采样测量矩阵中第i个有效目标单元对应的列向量,ri表示第i个有效目标单元处的目标幅度,表示第i个有效目标单元处的目标相位,g=1,…,G,表示有效回波单元的方位索引序号;
构造以下代价函数:
其中,表示第m个距离单元上第k个目标单元是散射系数,rk表示第k个目标单元处的目标幅度,表示第k个目标单元处的目标相位,表示目标加权系数,q表示正则化参数,表示目标散射系数加权矩阵Ws的对角线上的第k个元素,c0表示常数;
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各网格的目标散射估计表示为:
其中,估计的幅度和相位直接写为:
其中,表示有效采样导向矩阵GmH中第k个目标单元导向矢量的共轭转置,l为第l个目标网格,各中间参数表示为:
其中,hgk表示有效采样导向矩阵GmH中第k个目标单元导向矢量,||·||2表示向量的L2范数运算,|·|表示取绝对值运算,有效采样导向矩阵重写为:
其中,cK=hgk表示有效采样测量矩阵中第k个目标单元导向矢量,gg表示有效采样测量矩阵中第g个方位有效回波对应的导向矢量;
对于每一个回波采样ymg,矩阵的迭代更新可以表示为:
其中,(·)″和(·)′分别表示更新结果和当前结果,当前变量可初始化为0,q′初始化为0,其表示迭代更新过程中,当前采样点处的回波功率,H*表示对测量矩阵H的共轭转置运算,表示对第m个距离单元回波数据采样矩阵Gm的共轭转置运算,Π表示递归更新非均匀采样测量矩阵时的中间变量;
公式(13)中参数简化为:
其中,ηm=||ymg-Hs′m||2表示ymg-Hs′m的功率,Π′kk表示矩阵Π′的第k个对角元,vk表示矢量v′的第k个元素,v′表示为:
v′=u′-Π′s′m (17)
其中,u′表示式(15)中迭代过程中当前的回波信号,可以初始化为0,s′m表示迭代中当前的第m个距离单元的目标散射系数,采用式(11)、(12)、(15)、(16)和(17),即可实现第k个目标单元散射系数的更新;在获得第k个目标单元散射系数后,可利用第k个目标单元,可对第k+1目标单元的散射系数进行更新;获得第k个目标单元结果后,式(16)中的噪声功率ηm重新记为第k个目标单元的噪声功率第k+1个目标单元的噪声功率由式(18)表示;获得第k个目标单元结果后,式(17)中的信号残留向量v′重新记为第k个目标单元的噪声功率v′k,第k+1个目标单元的信号残留向量v′k+1由式(18)表示,即,变量和v′k+1通过下式更新:
其中,表示第m距离单元回波迭代更新中矩阵Π的第k个对角线上元素,表示第m距离单元回波迭代更新中第k个目标单元的当前估计结果与之前结果的差值,s′mk表示当前估计结果,表示之前结果,可以初始化为0,[Π]k表示矩阵Π的第k列;
在单个回波采样ymg时,重复地进行式(11)、(12)、(16)、(17)、(18),直至达到收敛,即可实现对目标散射系数的循环最小化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28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