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限力机构的测高试模器械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1198.4 | 申请日: | 2022-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陆成聪;沈子阳;戴会新;李菲;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拓扑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赖定珍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限力 机构 测高 器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限力机构的测高试模器械,包括外套管、连杆、操作手柄、伸缩式测高组件、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和扭力限力施加组件,外套管一端连接操作手柄,连杆内套于外套管中,并与外套管轴向滑动连接,连杆的一端伸至操作手柄内部,并连接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扭力限力施加组件装配于操作手柄处,并与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连接配合,扭力限力施加组件用于施加扭力,并限制扭力的最大输出值,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用于将扭转运动转化为直线移动,从而带动连杆轴向伸缩,连杆伸缩过程中带动伸缩式测高组件径向撑开或收缩。优点:具有限制调节椎间压力载荷的功能,能方便准确的调节传递扭矩的大小来限制椎间顶升过程中的压力载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限力机构的测高试模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在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中,需要探测病人椎间最适合的撑开高度,而目前主流方式为使用不同高度的模具依次植入,通过操作者的手感与成像来判断模具是否合适,过程缺点:①繁琐,需要分别试用不同模具;②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何为合适;③在多次试模中对病人身体伤害大。特别是针对缺点②,椎间融合器的植入过程中,需要植入后能恰好支撑上下椎体,使上椎体的全部负载传递到椎间融合器上。所以植入效果原则上要高于原椎间间隙,但具体高于原椎间间隙多少,取决于椎间病变程度。当撑开上下椎体时,试模头撑开器会受到压力载荷,当撑开的高度比原高度越来越大时,压力载荷也会越大,而不同的病人撑开相同高度对应的压力载荷可能不同,所以此处会将压力载荷作为评价具体撑开多少高度的重要指标,而非高度这一数值。因此,该类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急需一种新的器械来投入到椎间试模过程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限力机构的测高试模器械,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限力机构的测高试模器械,包括外套管、连杆、操作手柄、伸缩式测高组件、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和扭力限力施加组件,上述外套管一端连接上述操作手柄,上述连杆内套于上述外套管中,并与上述外套管轴向滑动连接,上述连杆的一端伸至上述操作手柄内部,并连接上述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上述扭力限力施加组件装配于上述操作手柄处,并与上述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连接配合,上述扭力限力施加组件用于向上述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施加扭力,并限制扭力的最大输出值,上述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用于将扭转运动转化为直线移动,从而带动上述连杆相对于上述外套管轴向伸缩,上述连杆伸缩过程中带动上述伸缩式测高组件径向撑开或收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扭力转直线移动组件包括螺杆和驱动轮、上述螺杆置于上述操作手柄中,其一端与上述连杆的一端同轴连接,另一端旋合有螺母,上述螺母与上述驱动轮同轴连接固定,且上述驱动轮与上述操作手柄的内腔旋转连接,上述扭力限力施加组件与上述驱动轮连接配合,用于向上述驱动轮施加扭力。
进一步,上述驱动轮外表面同轴设有限位环,上述操作手柄内腔设有与上述限位环同轴设置的环槽,上述限位环嵌入上述环槽中。
进一步,上述螺杆的一端通过直拉连接件与上述连杆的一端同轴连接,且上述直拉连接件上设有与上述连杆垂直的指示器,上述操作手柄上对应上述指示器的位置开设有透明窗口,上述透明窗口处设有沿上述连杆轴向设置的刻度标线。
进一步,上述扭力限力施加组件包括扭力轮和扭力传递件,上述扭力轮同轴设置于上述驱动轮远离上述螺母的一端,上述扭力传递件一端与上述扭力轮轴向滑动连接,另一端穿出上述操作手柄外,并与上述操作手柄旋转连接,上述扭力轮与上述扭力传递件之间设有沿其轴向伸缩的弹性件,上述驱动轮靠近上述扭力轮的一端沿周向设有一圈倾斜方向一致的第一斜齿,上述扭力轮的一端沿其周向设有与上述第一斜齿咬合的第二斜齿,上述连杆可相对于上述外套管轴向移动,从而带动上述伸缩式测高组件径向撑开或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拓扑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拓扑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1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TP片及PTP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控制癌性疼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