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卡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1123.6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8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高洁;吴洋;程新洲;成晨;晁昆;杨子敬;郝若晶;张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21/60;G16Y4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卡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解决了异常物联网卡的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运营商节点的第一样本数据;第一样本数据根据M组第二样本数据得到;M组第二样本数据中的第k组第二样本数据,根据第三样本数据和第k组第四样本数据得到;M个企业节点属于同一行业;k、M为正整数,1<k≤M;接收来自M个企业节点的M组梯度信息;M组梯度信息中的第k组梯度信息,根据第k组第二样本数据对第k个企业本地识别模型训练得到;向M个企业节点发送行业全局识别模型;行业全局识别模型用于识别物联网卡;行业全局识别模型根据如下至少一项得到:第一样本数据或M组梯度信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卡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5G万物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大力发展面向企业客户(to B)的物联网业务,运营商会向各企业售卖物联网卡,各企业会将产品或业务伴随着物联网卡出售给用户。由于物联网卡具有无实名认证的特殊性,因而经常出现物联卡的挪用、转用和滥用等异常使用行为,给企业和运营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物联网卡异常识别只在运营商侧或企业侧利用各自记录的用户历史数据构建识别规则或识别模型。然而,企业侧用户数据规模小,且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用户数据无法共享,数据不全面,这会导致异常物联网卡的识别准确度低。另外,运营商侧数据虽然企业用户数据规模大,但缺乏企业用户核心业务数据,也会造成物联网卡异常识别准确度低,从而无法对异常物联网卡进行有效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卡识别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对异常物联网卡的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卡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运营商节点的第一样本数据。其中,第一样本数据根据M组第二样本数据得到;M组第二样本数据中的第k组第二样本数据,根据第三样本数据和第k组第四样本数据得到;第三样本数据为运营商节点记录的用户数据中与M个企业节点对应的数据,第k组第四样本数据为M个企业节点中的第k个企业节点的用户数据;M个企业节点属于同一行业;k、M为正整数,1<k≤M。接收来自M个企业节点的M组梯度信息。其中,M组梯度信息中的第k组梯度信息,根据第k组第二样本数据对第k个企业本地识别模型训练得到;第k个企业本地识别模型与第k个企业节点对应。向M个企业节点发送行业全局识别模型。行业全局识别模型用于识别物联网卡;行业全局识别模型根据如下至少一项得到:第一样本数据或M组梯度信息。
进一步地,第一样本数据为根据M组第二样本数据提取的行业共性特征得到。
进一步地,第k组第二样本数据根据第三样本数据和第k组第四样本数据中的相同用户的数据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M个企业节点发送全局参数。其中,全局参数根据第一样本数据训练行业全局识别模型得到。接收来自M个企业节点的M组梯度信息;M组梯度信息中的第k组梯度信息,根据全局参数和第k组第二样本数据对第k个企业本地识别模型训练得到。根据M组梯度信息更新全局参数。若更新后的全局参数确定的行业全局识别模型的准确度大于或者等于准确度阈值时,则根据更新后的全局参数确定行业全局识别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1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