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检测氢燃料浓度的氢燃料电池氢气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30767.3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6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慧;董佳怡;王志民;王桂宁;李宗韬;孙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宁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2 | 分类号: | H01M8/04082;H01M8/0444;H01M8/04791 |
代理公司: | 上海锡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1 | 代理人: | 马伟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燃料 浓度 燃料电池 氢气 供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检测氢燃料浓度的氢燃料电池氢气供气装置,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氢气储罐一,所述氢气储罐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氢气储罐二,所述进气管的上部内壁上固定设有燃料电池式氢浓度传感器,所述进气管的下部内壁上固定设有下盘体,所述进气管的下部内壁上转动设有上盘体,所述上盘体位于所述下盘体的正上方,所述上盘体上环形阵列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一,所述下盘体上阵列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二,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氢浓度进行检测和处理,从而有效的保护设备的安全,进而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检测氢燃料浓度的氢燃料电池氢气供气装置,属于氢燃料电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
现实中,氢燃料电池内均会设置检测设备,用以检测氢燃料浓度是否正常,当氢燃料浓度出现异常时,会通过警报器进行警报,进而告知人员进行维修处理,但若未被人员及时获知,会导致继续供应氢燃料,进而容易造成氢燃料电池的损坏,影响氢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当设备出现漏气时,此时设备本身也不能进行及时止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检测氢燃料浓度的氢燃料电池氢气供气装置,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氢浓度进行检测和处理,从而有效的保护设备的安全,进而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检测氢燃料浓度的氢燃料电池氢气供气装置,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氢气储罐一,所述氢气储罐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氢气储罐二,所述进气管的上部内壁上固定设有燃料电池式氢浓度传感器,所述进气管的下部内壁上固定设有下盘体,所述进气管的下部内壁上转动设有上盘体,所述上盘体位于所述下盘体的正上方,所述上盘体上环形阵列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一,所述下盘体上阵列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二。
进一步的,所述氢气储罐一的顶端固定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所述氢气储罐一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进气管内且与所述上盘体的顶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盘体的顶端固定设有可供所述连接杆转动的轴承座。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下部内壁上环形设有螺纹且螺纹位于所述下盘体的上方,所述上盘体的外壁上环形开设有与所述进气管内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氢气储罐一靠近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氢气储罐一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氢气储罐二内。
进一步的,所述氢气储罐二内滑动设有滑板一,所述滑板一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所述氢气储罐一内且固定连接有密封块。
进一步的,所述氢气储罐二内滑动设有滑板二,所述滑板二位于所述滑板一远离所述出气管的一侧,所述氢气储罐二远离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固定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氢气储罐二内且与所述滑板二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氢气储罐二远离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和所述滑板二上均阵列贯穿开设有多个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氢气储罐二的顶端固定设有控制面板和警报器,所述燃料电池式氢浓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缸一、气缸二、警报器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宁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宁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0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