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稻瘟病生防促生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0412.4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宗沐;田磊;王恩泽;张加凡;田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G7/06;A01G13/00;A01N63/22;A01P3/00;A01P21/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3010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瘟病 生防促生菌 及其 应用 | ||
一株稻瘟病生防促生菌及其应用,涉及生防促生微生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稻瘟病生防促生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3719。上述稻瘟病生防促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在水稻稻瘟病生防中的用途。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喷洒后30天可促进水稻地上部分增重39.61%,水稻体内叶绿素含量增长20.24%,水稻体内IAA含量增长6.82%,水稻体内全氮磷钾含量分别增长10.96%、17.01%及8.1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生防促生微生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水稻尤其是东北地区稻花香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稻瘟病的侵害,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目前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以农药为主,对水稻促生以施加化肥为主,但是在微生物菌剂的利用方面稍有欠缺,开发相应的生防促生微生物菌剂能够迎合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理念。
发明内容
为了实践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理念,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稻瘟病生防促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稻瘟病生防促生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3719。
上述稻瘟病生防促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在水稻稻瘟病生防中的用途。
上述稻瘟病生防促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在促进水稻生长中的用途。
进一步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在促进水稻产生叶绿素、IAA,以及提高水稻全氮磷钾含量中的用途。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的菌落颜色为淡黄色、菌落表面有褶皱(如图1所示),生长迅速,接种LB培养基12小时即可长出菌落,并对水稻稻瘟病产生拮抗效果。
采用菌液喷洒的方式,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喷洒后30天可促进水稻地上部分增重39.61%,水稻体内叶绿素含量增长20.24%,水稻体内IAA含量增长6.82%,水稻体内全氮磷钾含量分别增长10.96%、17.01%及8.17%。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 No.23719,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04日。
附图说明
图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在LB平板上的形态图;
图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分子鉴定系统进化树;
图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与稻瘟病拮抗效果图(左图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实验组;右图为对照组);
图4为喷洒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后水稻生长对比状况图;
图5为喷洒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99G3后水稻叶绿素、IAA含量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0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