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地抚育剩余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8958.6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3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彩云;刘姝玲;郭胜伟;白昀;暴彦灼;梁栋;马菊;张海珠;乔占国;王建东;刘永新;张婵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曹花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林地 抚育 剩余物 制备 生物 有机肥 方法 | ||
一种林地抚育剩余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涉及肥料制备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收集制肥原材料,制肥原材料包括林地内樟子松、红松(异砧)、杨树、柳树等乔木修剪枝干,沙柳、红柳、沙棘、柠条等灌木的平茬枝条;粉碎制肥原材料以形成目标制肥原材料;混合目标制肥原材料与目标粪便,并加入生物菌剂后进行搅拌以形成预制混合物;在第一温度和第一时间的条件下使得预制混合物发酵以制得生物有机肥。通过上述工序即可制造出所需的生物有机肥,该制备方法可以就地取材,将植物肥料如松枝和动物肥料如各类家畜的粪便进行混合使用,原材料获取面宽广,上述方法全程污染小,有机环保,具有抗土传病、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功效,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林地抚育剩余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榆林沙区林地配置主要是乔灌混交,乔木树种有樟子松、红松(异砧)、杨树、柳树,在乔木幼龄林至森林成熟前为调节林分密度,加速林木生长需要进行抚育间伐;灌木林分布有红柳、沙柳、沙棘及柠条等,由于营造结构不合理、抚育滞后、管理粗放以及沙区干旱加剧等原因,灌木防护林出现了灌草多样性降低、灌木生长发育不良、灌木矮小和群落演替缓慢等现象,导致其林分活力下降,防风固沙功能减弱。为了提高榆林沙区防护林建设成效,促进林地健康生长,林地需要进行抚育更新,但目前的技术措施林地内抚育的剩余物,没有充分利用其价值,因此亟待提出一种以林地抚育剩余物为原材料的肥料制备方法,以将这些剩余物充分利用,制出一种生物有机肥,既有利于增产增收,又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减少无机肥料用量,提高并改善农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地抚育剩余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林地抚育剩余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制肥原材料,所述制肥原材料包括樟子松、红松(异砧)、杨树、柳树等乔木修剪枝干;沙柳、红柳、沙棘、柠条等灌木的平茬枝条;
粉碎所述制肥原材料以形成目标制肥原材料;
混合所述目标制肥原材料与目标粪便,并加入生物菌剂后进行搅拌以形成预制混合物;
在第一温度和第一时间的条件下使得所述预制混合物发酵以制得所述生物有机肥。
可选地,所述制肥原材料还包括杨树、柳树等乔木修剪枝干;沙柳、红柳、沙棘、柠条等灌木的平茬枝条。
可选地,所述目标粪便包括牛、羊或猪的粪便。
可选地,所述第一温度为55℃-65℃。
可选地,第一时间为100天以上。
可选地,采用粉碎机粉碎所述制肥原材料。
可选地,搅拌方式包含人工搅拌或机器搅拌。
通过上述工序即可制造出所需的生物有机肥,该制备方法可以就地取材,将植物肥料如各种树木枝干和动物肥料如各类家畜的粪便进行混合使用,原材料获取面宽广,上述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全程污染小,有机环保,具有抗土传病、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功效,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林地抚育剩余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89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