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8673.2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2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龚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成乐 |
主分类号: | H02K1/276 | 分类号: | H02K1/276;H02K1/28;H02K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流 永磁 同步 伺服 电机 转子 结构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安装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外壳与定子中间,包括转轴,整体为圆柱状,位于本转子结构中间;固定装置,由两侧的轴承组成,保证本转子结构的平稳转动;安装装置,由隔磁块组成,可以避免转轴带上磁性,影响转轴转动;转子组件,由铁芯片和永磁体组成,永磁体固定在铁芯片上,通过错开永磁体磁极,使本转子转动更平稳,产生的噪音也更小,从而实现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减小运转产生的噪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精确度、平稳性要求越来越高,此外还要求降低工作、生活的环境噪音,电机是机械设备的主要动力源,电机的振动、噪声越来越多的被关注,解决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是电机设计人员和电机生产厂必须面对的,对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来说,定子线圈采用较硬的扁铜线,如果采用斜槽技术,在工艺上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将转子设计成斜极、转子起动笼条设计为斜笼,工艺实现难度更大,如CN202023228989.1提出的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电机主体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外表面左侧过盈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线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子永磁极,该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设置有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铁芯,铁芯采用分段式,只需将两段铁芯中的一段进行翻转就可实现错极,生产效率高,可以一套模具实现多段(大于2段)转子错极电机错极转子,减小电机设计阶段的难度,增加电机错极转子铁芯的分段数量更好的降低谐波,减少齿槽转矩,提高电机性能,同时能减少模具投入成本,降低现场转子铁芯物料现场管理难度,减少管理成本。
而本申请错极转子结构,区别于传统将转子设计成斜极、转子起动笼条设计为斜笼的方法,采用直槽设计,可直接冲压加工,加工简单,节约成本,并通过永磁体的错极排布,在电机运转过程中有效减少振动,降低噪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该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能在电机运转过程中有效降低噪音。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安装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外壳与定子中间,包括转轴,整体为圆柱状,位于本转子结构中间;
固定装置,由两侧的轴承组成,通过第一固定键安装于转轴两端;
安装装置,由隔磁块组成,通过第二固定键安装于两侧的轴承之间;
转子组件,由铁芯片和永磁体组成,多个铁芯片堆叠安装于安装装置上,永磁体固定在铁芯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轴身前端开有第一键槽,第一键槽前端为开口式设计,且为长槽,第一键槽后和轴身末端均开有第二键槽,第二键槽为短槽,两端第二键槽之间开有第三键槽,且第三键槽为长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键槽、第二键槽和第三键槽均为多个同样的键槽均以转轴中心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内圈通过第一固定键安装于第二键槽上,外圈安装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隔磁块由隔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磁块内壁开有第四键槽,通过第二固定键安装于转轴第三键槽处,外壁上开有多道均布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隔磁块四周设有多根均布的固定柱。
进一步的,所述隔磁块有两块,通过啮合对接固定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成乐,未经龚成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8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