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8276.5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石晓光;段少波;王欣;戈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83 | 分类号: | H01M50/583 |
代理公司: | 西安乾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59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锦业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绝缘 能力 激励 闭合 | ||
1.一种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中的第二壳体、激励源、活塞、绝缘设置的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及第三导体;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分别穿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触面间,一端位于壳体外部,另一端分别绝缘非接触方式设置于位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上;激励源接收激励信号驱动活塞带着第三导体位移从而连通位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分别包括预接触部、连接部和导电部,所述连接部导电连接预接触部和导电部,所述预接触部与连接部呈折弯关系;所述导电部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外部,所述连接部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面间,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所述预接触部绝缘非接触方式位于第二壳体上;激励源接收激励信号驱动活塞带着第三导体位移从而连通第一导体预接触部和第二导体预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壳体内部空腔中心部位设置导向柱;活塞穿设在导向柱上,在活塞外周设置有第三导体;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预接触部分别位于导向柱外周的第二壳体空腔内;激励源接收激励信号驱动活塞沿着导向柱位移,使位于活塞外部的第三导体与第一导体预接触部、第二导体预接触部均导电接触,导通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预接触部呈折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预接触部呈叉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为中空圆柱结构,在其中空部底部设置有与壳体外部连通的用于排气的数个斜置小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穿设在所述导向柱上的中空部与所述导向柱的中空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的中空部上设置有数个限位凸块,当活塞穿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时,限位凸块支撑在导向柱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外周面具有环状的台阶孔结构,活塞小直径一端靠近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一侧,第三导体为中空帽状结构,套设在活塞小直径一端外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间设置有相配合的装配凸台与装配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壳体内分别设置有压紧位于第二壳体壳壁上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限位凸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内的端面上设置有排气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增强绝缘能力的激励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壳体底部设置有格栅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82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青黄分离设备及其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固型电磁屏蔽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