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5429.0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1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钱程根;江雯怡;戴园欣;汤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光敏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制剂由两亲性光敏聚合物包载具有载氧能力的氟碳类化合物制成;所述两亲性光敏聚合物为光敏剂改性的二嵌段共聚物,所述光敏剂选自吲哚菁绿、二氢卟吩衍生物、叶绿素或血红素;所述具有载氧能力的氟碳类化合物选自全氟己烷、全氟戊烷、全氟萘烷、全氟癸烷或全氟溴辛烷。本发明的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可以通过自身输送氧气至肿瘤部位显著改善肿瘤的氧气水平,增强光动力的杀伤作用;同时将该制剂与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改善肿瘤乏氧水平,显著提高光动力在乏氧区域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光动力疗法作为临床方法已被证明是治疗多种局部和浅表性癌症的有效选择。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特定部位的光敏剂使其吸收光能跃迁至激发态,再从激发态返回至基态的过程中将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分子氧,从而产生大量具有杀伤作用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从而杀伤肿瘤细胞。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光动力疗法具有选择性高、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在近几十年中的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
光动力的治疗效果强烈依赖于氧气,只有当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足够的活性氧发挥杀伤作用。但是实体肿瘤通常具有乏氧区域,最初由于无血管原发性肿瘤或转移中的氧扩散限制引起,之后由于肿瘤混乱的血管网络、不稳定的血流等原因造成持续性乏氧。同时光动力治疗过程中也会大量消耗氧气,进一步加剧乏氧。因此,通过自携氧的设计,主动运输氧气至乏氧部位,可以有效缓解肿瘤乏氧,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同时与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进行联合应用,从主动供应和减少内耗两方面解决乏氧问题,进一步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的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利用两亲性光敏聚合物载体材料和具有溶解氧能力的氟碳类化合物简便快捷的制备该制剂,主动运载氧气,并与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联合应用,缓解肿瘤乏氧,增强乏氧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所述制剂由两亲性光敏聚合物包载具有载氧能力的氟碳类化合物制成;所述两亲性光敏聚合物为光敏剂改性的二嵌段共聚物,所述光敏剂选自吲哚菁绿、二氢卟吩衍生物、叶绿素或血红素。
进一步地,所述两亲性光敏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m=9-35,n=1-10。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载氧能力的氟碳类化合物选自全氟己烷、全氟戊烷、全氟萘烷、全氟癸烷或全氟溴辛烷。
上述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两亲性光敏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后加入水中,之后加入具有载氧能力的氟碳类化合物,通过超声乳化即可得到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
上述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在制备用于缓解乏氧的光动力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与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联用在制备用于缓解乏氧的光动力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选自双胍类药物、阿托伐醌、吡唑醚菌酯、小檗碱、伊利替康或氨茶碱。
上述自携氧纳米光敏制剂在使用前需鼓吹氧气以充分携带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5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